
原標題:在互聯網宣發時代 選電影你還能相信誰?
來源:財經天下(ID:cjtxzk)文 | 石若蕭 編輯 | 甄小滿
最近電影市場票房紀錄被不斷花式刷新,但背后卻有喜有憂。
5月1日,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后來的我們》票房破8億,預計總票房為14億,成為這個檔期最大贏家。近幾年都很少出演電影的奶茶劉若英,正式成為了票房最高的華語女導演。考慮到這是奶茶首部導演作品,而且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出品方為了趕五一檔期,只留給了劉若英一個月時間做后期,這個成績實在可喜可賀。

可惜,五一假期前一天,這部電影就被爆出遭遇大面積退票。4月28日晚間,《后來的我們》出現了大量退票的情況,即將4月28日預先購買的4月29日電影票通過第三方票務平臺退還。業內預測,遭退票影院數接近4000家,有媒體估計總退票款為1500~2000萬之間。
這并沒有影響這部電影后幾天票房成績。只是隨著票房的節節走高,電影本身的評分卻是持續走低。豆瓣上,從最初7分的開分,跌到了僅有5.9。淘票票和貓眼上的評分分別為8.0和8.2,對于打分一向通脹的票務平臺而言,成績也并不算好。
考慮到之前的退票風波,不少業內人士調侃說,票雖然退了,預售成績已經抬高了影院的排片,這更應該看成一場營銷的勝利。
回到三天前,為了迎接五一檔,各大院線都在積極備戰。今年院線經理們的心理預期無疑高于過往。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影市場以202億元創下單季度票房世界最高紀錄。在《頭號玩家》的帶領下,四月的成績也相當喜人。因此業內都紛紛摩拳擦掌,打算乘著開年以來電影市場蓬勃發展的東風,于五一檔好好賺上一筆。
恰好,今年的五一檔齊聚了多部話題性的電影,首當其沖的是劉若英導演的《后來的我們》和任鵬遠導演的《幕后玩家》。前者屬于大眾喜聞樂見的青春愛情話題,后者則有票房靈藥徐崢加持。再加上兩部片子的宣發造勢迅猛,各大院線都洋溢著一種樂觀的氣氛。
但這種氣氛,被始于4月28日晚間的大量退票打破了。當天,多方消息爆料稱,《后來的我們》出現了大量退票的情況,即將4月28日預先購買的4月29日電影票通過第三方票務平臺退還。業內預測,退票影院數接近4000家,有媒體估計,總退票款為1500~2000萬之間。
有院線從業人員表示,受到影響的影院,當日預售票平均被退掉了10%。這種程度和規模的退票,之前聞所未聞。
因為退款的第三方渠道多為貓眼,也有少量退票經過了淘票票和百度糯米渠道。所以,人們不約而同地將矛頭指到了票務平臺貓眼身上。
這種懷疑并非空穴來風。貓眼作為線上票務渠道,這一次還同時身為《后來的我們》的出品方和宣發方,屬于利益相關。其既有足夠的動機,也有足夠的能量來操盤整起事件。

簡單來說,在沒有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的年代,影院要決定影片的優先級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哪部片子排得多,哪部排得少,基本靠估。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導演的名氣、片子的口碑、上映首日的上座率、劇本拿沒拿過獎、屬于哪種類型,都要打包在一起考量,頗有點玄學的意味。
而隨著智能手機興起,觀眾買票只需要打開手機上幾個票務平臺App,點幾下就可以了,即使沒上映的電影也可以提前預售選座。票務平臺一般會對影院方面開放數據接口。有了數據支持,排片這事就變得不再那么玄學了。預售多,就多排。預售少,就少排,很簡單的事。

但這一次,這條百試不爽的經驗突然變得不管用了——影院經理怎么也想不到,居然有幽靈觀眾在票務平臺上先把預售量刷上去,綁架完排片后再退。已經排好的場,再改也辦不到,因為總有幾個真觀眾買了這一場。就算再吃虧,也得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不是么。
如此一來,影院自然受了損失——排片不科學的話,自然就達不到最好的收益組合。同檔期競爭的其它電影也吃了虧,本來有可能排上的,卻給擠下去了。消費者倒是不會有什么感覺,頂多就是發現自己想看的電影排片特別低。
當然,這事目前也不好說誰干的,畢竟誰也沒證據。只是各種報道都從邏輯的角度來推斷,貓眼的嫌疑確實最大。
當下,因為渠道已經被幾大票務平臺所把持,甚至有了壟斷趨勢。院線相對于平臺而言,處在產業鏈中下游,無論是議價能力還是信息獲取都處在弱勢地位,就連收入現金流的大頭都在渠道手上,只能等待對方按期結賬。倘若貓眼想要搶占排片率,只需要自己大面積購入預售票,提前綁架住院線的排片即可,技術角度上并不難實現。
一些從業人士憤怒地指出,倘若此事確為票務平臺所為,那么無疑是一次“又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惡劣行為,必須立法加以規范。這種憤怒是有理由的。畢竟,這是自從第三方票務平臺同影城協議開啟用戶退票功能后,爆發出的最大一記丑聞。
不過,貓眼全盤否認了外界的猜疑。當日事件爆出后,貓眼反應迅速,于4月29日凌晨做出了回應,回應中表示,其已將相關數據、證據提交主管部門并將協同作進一步的詳細調查。同時聲明“為了保護用戶、影城和片方的利益,將關閉退票功能”。

當日稍晚些時候,貓眼又迅速發出了第二份聲明。聲明中,其再度否認了外界對自己的指控,并將事件定性在了黃牛的“惡意刷票”行為上。并表示將“對刷票賬號進行查封處理,追究法律責任”。

貓眼方面接連發布兩封義正言辭的聲明后,也有不少人開始轉而懷疑,事件背后是否有其他人在搗鬼——比如黃牛和地面發行團隊。畢竟從長遠的角度考量,這種行為太容易被發現,手段也過于低級。
但這些說法都不太立得住。自從票務平臺App在智能手機上逐步流行開來后,影院黃牛的生存空間已經遭到了極大壓縮。不同于火車、飛機票和醫院掛號,電影票并非剛需,加價空間也相當小。只有再碰到當年《阿凡達》一樣的全民話題片時,黃牛們才會進場湊湊熱鬧。而反觀《后來的我們》,雖然之前的票房預測達到了20億,但離制造全民話題的程度還相當遠。基于此,黃牛并沒有什么理由加入這個局,畢竟就連《戰狼2》也沒享受到這種待遇。再說,人員組織都相當分散的黃牛,也做不到在全國范圍內都集中在一個時間段退票。
針對地面發行團隊的猜測也不少。這一次,和《后來的我們》同檔期競爭的《幕后玩家》由影聯傳媒主控發行。而影聯在宣發方面實力強勁,制造出過不少驚人記錄,其曾于2016年初把一部小成本復映片《大話西游之大圣歸來》做到了票房破億。面對這樣的對手,貓眼方面難免會在發行策略上劍走偏鋒,開出超額獎勵,刺激地推團隊用野路子刷票邀功,事后又退票。
但這種說法立不住的理由同黃牛相似。這些地推團隊大都是散兵游勇,賺的都是小錢,組織力也堪憂,根本搞不定高達38萬張票、1300萬票房的大規模退票。不少影院經理也表示,這一定是有組織的行為,而黃牛和地推根本“不可能做到”。
近年來,國內票務平臺和互聯網電影公司都熱衷于宣發業務。網絡平臺做宣發的優點在于效率極高,并且因為有大數據加持,宣發費用的投入產出比也變得更好確認,因此受到了業內的廣泛歡迎。盡管當時也有人提出過“運動員兼裁判”的擔憂,但這種擔憂在移動互聯網的大勢下顯得無足輕重。

想想也是,既然有了大數據,又何必那么辛苦估來估去呢?何況自己估個半天,結果還不一定比人家準。
不過,隨著這一次退票事件的發酵,這種擔憂終于又再度浮出了水面。
《電影產業促進法》早有規定,“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應當如實統計電影銷售收入,提供真實準確的統計數據,不得采取制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觀眾,擾亂電影市場秩序。”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大肆席卷而來,亂象頻出,法律總顯得有些跟不上時代。現在,就連究竟何謂正常的市場秩序,也變得有些定義不明了。
4月29日中午,《幕后玩家》也發布了出品方聯合聲明,稱媒體對有關某部電影退票事件的詢問,建議咨詢相關平臺和出品發行方,聲明中還寫道,“我們也鼓勵所有國產電影從業者,遵守正常市場秩序,合理運用宣發動作”。
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除了憤怒的院線經理們,業內都對這一話題保持了相當的克制。面對記者的詢問,人們大都采取了回避的態度。而院線經理們的指控也并無實錘。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手法如何,《后來的我們》的確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