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元年開啟,分期樂“互聯網+金融+消費場景”成為校園市場隱性冠軍。
“2014年是互聯網金融元年,而2015則是消費金融元年。”分期樂COO首席運營官樂露萍的這一判斷基于兩大原因。
一是,前不久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分期樂發布的《大學生分期消費行為數據報告》顯示,分期消費已逐漸滲入大學生日常生活,校園分期市場成長性非常好,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受歡迎。
二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等金融業人士都相繼對消費金融投以關注。在易綱看來,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將主要由消費驅動,未來新常態下消費會越來越重要。
當然,樂露萍的判斷里也有分期樂自身的快速成長。分期樂主打校園市場,11月18日是分期樂成立兩周年的日子,如分期樂CEO兼創始人肖文杰所說,“在這兩年里,我們已經獲得了十倍的增長,在上個月已經到了20億,我們日訂單處理量達到20萬單。”
某種意義來看,分期樂在校園金融市場的快速成長,甚至在2014年引領了一個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新分支——互聯網消費金融。事實上,在過去的兩年里,互聯網消費金融這個萬億級市場已經慢慢興起,不少創業者也看到了這一市場。分期樂正是這一年成立的,并迅速鎖定校園市場,目前已經成為校園消費金融平臺的隱性冠軍。
但當消費金融不斷成長,今年以來不僅BAT相繼成立民營直銷銀行加速向消費金融領域拓展,京東白條、阿里花唄不斷問世,而像招商銀行、平安集團等傳統銀行業也借互聯網轉型加強消費金融布局。巨頭們的介入不僅開啟了消費金融元年,更重要的是,消費金融的潛力市場首當其沖就是校園。
面對巨頭的沖擊,分期樂的兩年領先優勢將如何保持?下一步分期樂還將有哪些新探索?更深來看,互聯網消費金融這一大趨勢之下,這一行業應該如何創新?剖析分期樂的打法,其實意在分析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未來發展模式。
大學生:未來消費金融領域中堅力量
《大學生分期消費行為數據報告》是分期樂基于兩年的用戶數據,對其覆蓋的4000所高校分期消費數據進行的系統調查分析,這一報告客觀解讀了大學生分期消費現狀。
數據顯示,數碼電子產品是大學生分期購物的最愛,蘋果品牌最受歡迎,在手機、電腦、平板品牌的單品TOP10中都以絕對優勢位列第一。而手機品類十強席位,國產品牌占滿八強。無論是追求品質或性價比,95后大學生都已具有互聯網消費金融消費意識,在理性消費的基礎上,更追求生活品質,不盲目也不等待。
寰寰姐的表妹去年分期購買了一臺蘋果筆記本,事實上她手中的錢足夠給這個蘋果,但為何還要分期?兩個月后,她和幾個同學去韓國濟州島旅行。這其實就是當下大學生的真實消費心態。
把有限的資金發揮到最大用處,實現自己衣食住行玩的最佳效益,寰寰姐只好感嘆一句:“現在的年輕人真會玩,消費理念已經全然不同。”
年輕人有時間、有精力,也更會為自己謀得最大“利益”。 肖文杰講了一個真實案例,他發現分期樂平臺上的手機分期購買,在周一是個高峰期,周五則是低谷。這樣的情況頻繁發生。后來分期樂團隊與學生用戶交流后發現,學生們周末的時候去逛街,去各種線下店體驗不同的手機,去看去摸。周末從線下店確認好目標之后,周一則用分期樂購買。
服了,年輕人真會“享受”。也正是基于對大數據的分析、對年輕人的了解,分期樂不斷探索新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場景模式。
創新消費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消費場景
可以說,消費金融商業模式的探索是分期樂的獨家特色。“我們利用互聯網技術把金融和消費場景重新做一次整合,”如肖文杰所說,分期樂探索的正是“互聯網+金融+消費場景” 的全新商業模式。
消費金融典型的代表有銀行,他們更多的是在線下的門店里面植入服務,如果用戶需要分期,他們來辦理。這種效率太低,是一個1.0的消費金融模式。獲客是守株待兔式的,流量主要來自于線下。所以在傳統消費金融領域,所有的公司都是非常的龐大和臃腫。
而分期樂是自己做了一個消費場景,通過互聯網電商的方式,搭建了一個商城,通過互聯網來連接各個消費者。而分期樂又不只是電商,因為它把電商里面有倉儲、物流等電商基礎設施部分全都巧妙地化解了。大學生們看到的是分期樂上面的商品全是京東提供的整個鏈條,可以說,分期樂是在京東上面又搭了一個商城。這樣一來,不僅把電商比較重的包袱甩了,也為大學生構建了一個更適合他們的虛擬電商平臺,更方便學生們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分期樂兩周年。從左至右:樂露萍、肖文杰、劉華年
在分期樂上面所有售賣的商品全部支持分期和信用消費,僅支持這兩點。“用戶如果在我們這上面買了商品,相當于我們手上拿了一個債權,我們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方式把它賣掉。在一次銷售的過程中,分期樂可以產生兩次增值,一次是跟電商的增值,可以賺到商品的差價。二是這個商品賣出去以后,我們會有分期的服務費,這個債權會通過我們自己閉環的平臺賣給理財的人。”
肖文杰的解釋非常清楚,分期樂事實上就是通過消費場景和把消費金融整合在一起做,完成了從流量的獲取到整個商品的運營、到自主研發風控體系,再到理財資金端的出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閉環。
這一創新模式對用戶的最大感受就是,用戶在上面買東西,沒有感覺到在貸款,就是普通的電商購買。因為分期樂不僅搭建了“電商+金融”的平臺,更重要的是風控體系的完善,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用戶的審批。
創新風控體系:打通消費金融鏈條
所有做互聯網金融的企業當然要做好基本素質,在這一方面分期樂更是以風控為重要建設領域。2015年4月,前平安私人銀行浙江省總經理劉華年加盟分期樂,擔任首席風控官(CRO),負責分期樂與桔子理財的風險管理業務。
劉華年不僅有國內金融業的實戰經驗,更是從華爾街回來的專業金融精英。劉華年稱,他給分期樂帶來的理念是,風險控制不是一個部門的事情,而是整個公司的事情,市場部門要有風控意識,產品部門要有風險意識,風控部門當然責無旁貸,而客服也要有風險意識等。
在把分期樂做成一家以風控為核心的公司之外,在資金鏈條上分期樂也有創新。眾所周知,不少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會選擇和P2P企業合作。
分期樂此前也跟有利網、拍拍貸等合作,而去年7月,分期樂自建了理財平臺“桔子理財”。標的則全部是大學生在分期樂平臺上形成的債權。
分期樂再加上理財平臺,實現了資金的對接,也打通了消費金融的產業鏈。據劉華年介紹,下一步分期樂正在資產證券化方面探索,目前已經私募發行,未來也會尋求公募發行。“我們要把這個路打通,逐漸以一個循環的方式做下去,”最終打造出消費金融的全新模式。
總結:大格局——建設信用社會
還是說我表妹,她明明口袋里有現金,但她在超市買個幾十元的東西,她也要刷卡。“刷卡不僅有消費積分,還有信用積累。”這就是今天年輕人的消費觀。
貸款并及時還款,這是一個人信用的來源。2013年8月,分期樂在深圳成立,定位為一個大學生分期購物商城,瞄準的則是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在分期樂這兩年的商業模式探索過程中,其實也不乏對“信用”的思考。
大學生是未來消費市場的主力,讓年輕人及早有信用意識,利用分期購買實現自身生活“最大享受”的同時,也可以培養信用值,為將來走上社會之后的購房、購車積攢人品。
“互聯網+金融+消費場景”的創新、“分期樂+P2P平臺”的資金鏈打通,分期樂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模式探索既有行業價值,也更有培育信用社會的大格局。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