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礪石導語:一邊是智能手機業務百般周折卻遲遲不見起色,另一邊是虛擬現實產品業績表現穩定,對HTC最為有利的,就是重新整合業務板塊,明確VR業務的核心地位,并盡快為智能手機業務尋找買家,放棄這個虧損的包袱。
許久未見手機業務有所好轉的HTC,這段時間似乎看到了第四季度業績向好的信號。
根據第三方監測數據顯示,在谷歌發布自有品牌手機Google Pixel之后,該產品獲得大量用戶的好評。同樣是上市兩周的時間,Google Pixel的銷量,已經優于去年同期發布的Nexus系列手機。由于這款產品的代工廠商是HTC公司,因此各方面均表示,Google Pixel的優異表現,能夠暫時性地緩解HTC和公司董事長王雪紅肩頭的壓力。
究竟能緩解多大壓力?Digitimes Research給出了具體數據:該公司預計,Google Pixel系列手機的出貨量將在2016年突破400萬部,這部分產能約占HTC公司供貨能力的40%至50%。有了熱門產品,HTC手機的出貨量有望環比增長10%,營收增長可能超過20%,預計年終銷量將達到1230至1310萬部——HTC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優異表現了。
在美國市場告捷的同時,HTC還趕上了國內雙十一的關口。為了讓這次增長來得更猛烈一些,HTC使出了“洪荒之力”,全面調整了高、中、低端產品的售價。近期發布的HTC One Me、HTC One M9+以及HTC Desire10 pro等產品的售價,均在原有基礎上做出大幅下調。畢其功于一役,希望重新喚醒投資人對HTC的信心。
可是投資人還會繼續支持HTC多久呢?時至今日,HTC也沒有給出足夠的理由,證明手機業務已經迎回春天而非一時回光返照,下滑仍然是常態。
2016年初,HTC公司就推出了旗艦手機HTC 10。該公司原本希望用精良的設計、高端的配置和品牌溢價,向全球用戶證明自己的實力。不料產品一經發布,隨即招致用戶集體吐槽。用戶認為HTC的產品脫離了主流市場的審美,產品各方面表現也無法與接近5000元的定價相匹配,導致該產品沒能在市場中形成足夠的影響力。
為了提振銷量,HTC全線下調了HTC 10的售價,北美區更是降價150美元爭取用戶。怎奈用戶已經對HTC品牌失去了興趣,讓該產品很快就被市場淘汰了。據統計,HTC 10全球銷量不足100萬部,該公司重點布局的中國區市場,最終只有251人通過天貓和京東平臺提交預定申請,成績尷尬無比。
就在HTC業績節節敗退時,競爭對手已經健壯到難以超越。數據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前五名的廠商,季度銷量均超過1000萬部,部分廠商甚至超過5000萬部——這已數倍于HTC公司年初制定1000萬部的出貨量計劃,無論哪家廠商的表現都比HTC要更好。
在品牌市場,HTC已經沒有生存的空間,于是被迫轉型手機“組裝車間”,靠著代工業務“填補家用”也是無奈之舉。然而在全新的領域,HTC幾乎無利可圖。
以Google Pixel為例,該產品的設計和優化都是由谷歌獨立完成,代工廠的LOGO已經從機身上隱去,只保留“G”的標志,完全找不到代表HTC價值的元素。
如此看來,目前讓HTC盈利的業務,不過是幫助谷歌協調供應鏈資源生產機器,然后統計一下零配件的組裝成本,最后打包了產品隨即完工。可是用戶購買的是谷歌的手機、操作系統和智能應用,這讓HTC徹底被邊緣化了。
不久前,HTC公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營收為47.5億元,稅后虧損了約3.9億元。從2014年開始,HTC就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累計至今糟糕的狀態已經維持6個季度的時間,只能依靠縮減研發和人力成本才能改善業績表現,保留手機業務的意義已經不大。
當然,HTC已經想好了出路。當被問及手機銷量問題時,王雪紅會將話題轉移到虛擬現實(VR ,Virtual Reality)設備上。在她看來,HTC VIVE的銷量突破14萬臺的重要意義,已經超過HTC手機業務是否還能找回自信。
日前,HTC 已經正式拆分了 VR 業務,成立了一家名為“HTC Vive科技公司”的全資子公司。HTC的資源也開始向該公司傾斜,計劃年內在中國大陸地區設立超過1萬個“體驗站”,以更直接的方式推廣自家的虛擬現實設備,扶持VR業務成為支撐HTC發展的核心動力。
公司獨立之后,HTC已經將有限的資金與精力全部投入到VR市場中。如今,HTC公司已經與國內眾多網吧建立合作關系,很多用戶都已經開始體驗到HTC VIVE;與此同時,該公司還斥巨資與28家公司共同成立VR風投基金,以求建立一個完整且健康的虛擬現實生態,留給手機業務的關懷幾乎為零。
一邊是智能手機業務百般周折卻遲遲不見起色,另一邊是虛擬現實產品業績表現穩定,無論對HTC還是王雪紅,從中做出取舍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此在未來,對HTC最為有利的,就是重新整合業務板塊,明確VR業務的核心地位,并盡快為智能手機業務尋找買家,放棄這個虧損的包袱。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