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豐與菜鳥和解不久,電商平臺與快遞企業開撕的大戲卻再度上演。
7月19日,京東發布《關于平臺合作快遞調整通知》,稱在綜合評比排名中,天天快遞在服務質量和用戶滿意度方面都得分較低,并存在部分違反平臺規則的行為,將從7月31日暫停天天快遞的服務接口。
京東和天天快遞又重新演繹了“豐鳥之爭”的各執一詞,京東劍指天天快遞的服務體驗,天天快遞卻表示蒙冤受屈。
京東“封殺”天天的舉動,引發了天天官方和蘇寧董事長孫為民的強烈回應。京東與天天快遞間的紛爭正式開啟。
首回合較量:京東劍指天天服務質量,天天快遞喊冤
7月19日,京東在向平臺商戶發出通知,將關閉天天快遞服務接口。根據京東發布的《關于平臺合作快遞調整通知》稱,天天快遞在京東的考核中,綜合服務質量較差,違反平臺規則而進行停用處理。
7月20日,天天快遞發表聲明稱,京東單方面通知商戶停用天天快遞,此前未與天天快遞就停用一事進行任何有效溝通,也未給商戶選擇的余地。國家郵政局公布的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數據顯示,天天快遞在2017年上半年服務質量呈快速上升趨勢。對于京東在此事件中給出的荒謬理由,深表遺憾。
7月21日,天天快遞相關人員表示,已經緊急向國家郵政局投訴京東嚴重擾亂市場秩序。
7月21日中午,天天快遞官微再發一篇斷交信文中稱,天天干的都是正經快遞。并認為京東占據道德制高點是行家中的行家。最后直言,“山高水長,好聚好散,江湖再見!”
7月21日,天天快遞公司副總裁徐建國表示,天天快遞對于京東停用其快遞一事非常不滿,并表示原來京東在做物流的時候,在國家郵政局百萬件申訴的評比當中,京東是最差的一個。
次回合較量:蘇寧參戰挺天天,與京東間的紛爭進一步升級
收購天天快遞后,經過半年多的對接調整,結果卻被人評價為服務最差的公司,這對于收購方蘇寧來說“不能忍”。蘇寧“參戰”力挺天天快遞,與京東間的紛爭進一步升級。
7月21日,蘇寧物流常務副總裁姚凱回應“天京之爭”:物流之爭不能靠霸權。
7月24日,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發文懟京東:《京東,可以做錯,不可作惡》。
7月24日,京東發言人做出回應:相較于把京東的舉動簡單歸因于“競爭”導致,不如多關注網友對天天快遞的評價,收起“玻璃心”。
京東方面表示,從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16年快遞滿意度排行榜來看,天天在十大快遞公司中排名倒數第二,在京東所有合作的第三方快遞企業中排名最低。
第三回合較量:圓通、百世快遞也卷入紛爭
7月24日,京東切斷與天天快遞的信息接口一事再次升級。除了天天快遞外,京東同樣以服務質量差為由暫停了同圓通、百世快遞的合作。
7月24日,圓通速遞回應稱,被京東暫停合作一事的影響極為有限,同時明確反對“平臺霸權”。
7月25日,百世快遞回應,稱市場秩序已經被擾亂,呼吁商業協作應公平公正,開放共享才能共贏。
人民日報發聲:網購平臺有義務測評監督以提高物流服務
作為網購平臺方,有權利更有義務通過綜合測評、查找問題、監督改正等方式,提高平臺物流服務的整體水平。這既是對平臺聲譽的維護,更是對平臺商戶、消費者的負責。
網購平臺、物流企業間的相互選擇或把關,也正是整個電商行業從線上到線下不斷完善的方式。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能因為網購平臺和物流企業的紛爭,而影響到平臺商家和消費者的權益。
中國的消費市場足夠寬廣,以過硬的質量贏得更多商家和消費者的認可,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這才是贏得競爭的“不二法門”。
剖析:“電商平臺與快遞企業”之爭是利益之爭、更是服務體驗之爭
在這場圍繞京東、天天快遞的糾紛背后,不僅是京東與蘇寧甚至背后的阿里巴巴之間的商業利益之爭,更是一次體驗、服務之爭。
1、 利益之爭
天天快遞背后是蘇寧,蘇寧又與阿里巴巴結盟,是京東在電商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之一。京東不能容忍天天快遞繼續分享自家物流蛋糕。
京東為了拿穩這塊蛋糕,已投入數百億自建物流,尤其是近期京東已經成立物流子集團,并且將其作為未來盈利的重要方向。這就要求京東采取更為激進的擴張戰略,爭奪物流資源最大化。
反觀天天等傳統快遞企業,不僅前有同行業的激烈競爭,后還有來自于電商平臺的壓力,物流的這塊“蛋糕”對于他們來說更是岌岌可危。
隨著線上線下一體化趨勢加速,電商平臺加大在線下物流、倉儲的部署和發展,對傳統快遞企業的核心業務造成了威脅,尤其是京東以自建物流起家,并且也作為面向未來的業務核心競爭力,必然會對快遞行業進行洗牌,試圖對上下游掌握更多話語權和控制權。
2、 服務、體驗之爭
中國的快遞行業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爆發,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這一方面極大的提高了社會化物流的水平,同時也暴露出了許多服務質量低下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加解決,勢必影響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通過用戶體驗的標桿進行優勝劣汰的過程,正是將快遞業的服務水平真正置于陽光下。中國經濟結構正在不斷調整優化,發展動能正有序轉換,消費升級趨勢愈來愈明顯。在這樣的背景下,服務、體驗質量將是衡量未來市場的一把尺子,誰能在這里做文章、做好文章,以消費者利益為重、以行業發展為重,那么誰就會在“電商平臺與快遞企業”間的競爭中獲得先機。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