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ZStack Cloud作為云底座的阿里云專有云敏捷標準版支持新疆氣象局從業務、技術、管理三個方面加速數字化轉型。其上云業務有:數據質量分析、開發測試、移動平臺開發、山洪應用、自動站、風險評估、遙感數據、ITIMS運維監控系統等52個業務系統。2019年,新疆氣象局榮獲中國信息化周報評選的“2019數字化轉型優秀應用案例”獎項。

一、傳統IT架構跟業務發展矛盾日益突顯
中國旭陽集團有限公司(1907.HK)創立于1995年,總部設在北京。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業已成為集焦炭、化工、運營管理服務、貿易等業務板塊協同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旭陽集團擁有河北邢臺、定州、唐山、滄州,山東鄆城、東明,內蒙古呼和浩特,遼寧朝陽等8個生產園區,現已經實現對河南海星化工、山西金州化工、內蒙古中盛科技、江西宏宇能源等企業提供運營管理服務。此外,近些年旭陽集團把握焦炭行業整合的良機,快速推進運營管理服務和兼并收購戰略,加快產業集中的進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氣象局(以下簡稱新疆氣象局)成立于1954年。新疆氣象局事業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和中國氣象局的正確領導下,走過了50年的光輝歷程。新疆氣象局部門在防災減災、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特別是為自治區農牧業連年豐收提供了全面的氣象服務,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已成為自治區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與穩定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疆氣象局有百余個國家系列氣象臺、站,分布在全疆各地,其中有數十個臺、站(基準站、基本站)的氣象資料參加國際交換。隨著新疆氣象局信息中心規模的不斷擴展,信息化投入的不斷增加,IT軟硬件與實際業務的矛盾日益突顯,傳統IT的開發方式從需求設計、研發、測試、上線、發布至少需要數周時間,難以滿足氣象業務發展需要。大數據業務的開發需要快速迭代、快速擴展、服務高可用,在這種形勢下, IT系統需要經歷重大變革。
二、建設要求:需要一套切實有效的云平臺
面對傳統IT架構難以水平擴展、傳統IT系統無法滿足724在線服務等IT挑戰,而如何選到一款適合業務發展又能運營出成效的云計算平臺,為氣象大數據開發提供平臺成為難點。這促使新疆氣象局需要找到一套切實有效的云平臺,助推業務、技術、管理三個方面都能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
業務: 快速響應業務變化及其新的需求;更智能、更便捷的用戶體驗;快速上線,釋放氣象業務能力;
技術: 更靈活、高效、穩定、開放,可擴展、可維護的IT 架構;更敏捷、低成本和高效率的開發運維;持續集成、持續測試、持續交付,整體提升交付質量和速度;
管理: 更規范化和標準化的 IT 管理;避免 IT 管理成為企業管理的瓶頸;促進團隊間更快速高效的協作。
總體來說,就是需要一套奏效的云計算平臺改變現有的IT架構和資源供給情況,以此推動IT管理和業務的協同升級發展。
三、方案規劃:調整基礎架構模式,整合IT資源
2018年8月,新疆氣象局信息中心結合自身條件與環境,在數據中心測試了ZStack Cloud云平臺。整體方案的核心就是降低TCO:
1、資源共享: 消除資源孤島,形成資源能力建設、規范、標準;
2、自動化管理: 實現自動化部署、彈性計算、業務請求的快速響應和SLA;
3、數據和信息整合 : 確保安全、可靠、有效,促進數據和信息的增值服務,提高服務質量;
4、業務邏輯整合 : 簡化流程,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管理模式,為提供新的增值服務打下基礎。經過2個月的測試,ZStack Cloud完全滿足以上應用要求。2018年底新疆氣象局信息中心部署了ZStack Cloud,通過對已有的數據中心進行云平臺建設,調整傳統基礎架構模式,高效利用現有資源,完成極速交付IT資源、加速業務上線、快速響應業務增長的需求。

四、上云收益:降低TCO,提升資源利用率
借力ZStack Cloud的智能、簡捷、高效、穩定所搭建的環境,極大提高了新疆氣象局的IT交付能力、資源利用能力、業務管理能力,降低了軟硬件資源投入成本,人工運維成本,同時長期穩定的運行使得業務的快速發展得以具有良好的平臺保障。
隨著云平臺規模的不斷擴大,今后的整體規模也將隨業務的發展不斷傾斜與擴建。隨著云平臺的運營與實踐,具有如下的效果:
1、提高整體資源利用率
云平臺通過虛擬化,將固有的資源云化,并具備負載均衡能力,極大的將現有資源整合利用,加強整體資源的使用能力,提高硬件的業務處理能力。
2、自動分配、管理
云平臺采用的自動化管理平臺,對各個應用軟件和運行系統進行自動化進程管理,從而減少人為操作,促使管理簡單化,平臺運行維護可靠性高,在運營上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3、高靈活性
平臺具有靈活的資源調控能力,能夠根據業務,隨時動態調整系統資源,方便業務發展。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