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臨沂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陳文輝、鄭金鋒等7名被告人以詐騙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接受法庭審判。該案一度引起社會公眾對電信詐騙的廣泛討論,引發人們對手機安全的關注。

圖:山東“徐玉玉被電信詐騙案”庭審現場
徐玉玉本是山東臨沂高考考生,去年8月初以568分成績被南京郵電大學錄取,8月19日,她接到陳文輝、鄭金鋒等詐騙分子的詐騙電話,被騙走9900元學費,在報警回家的路上因被詐騙精神不良發生心源性休克猝死。
據了解,除徐玉玉外,陳文輝、鄭金鋒團伙還詐騙了多名受害者。他們通過網絡購買學生信息和公民購房信息,分別在海南省海口市、江西省新余市等地,冒充教育局、財政局、房產局工作人員,以發放貧困學生助學金、購房補貼為名,撥打詐騙電話,騙取高考學生和購房人員錢款,通話次數共計2.3萬余次,金額達56萬余元。
此案一經報道,迅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話題紛紛引向電信詐騙與手機安全,包括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在內的不少專家學者對案件進行專業解釋。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分析認為,通過此案,至少可以看到我國手機安全發展的幾個特征:
手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引社會輿論廣泛重視
近年來,接連發生的“徐玉玉案”、“宋振寧案”、“清華大學老師被騙1760萬”等電信詐騙案件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不少媒體紛紛報道,國家也開始出重拳打擊電信詐騙等手機安全犯罪活動。
去年9月23日,《關于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發布,禁止一切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和非法售賣個人信息活動,并且要求從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柜員機向非同名賬戶轉賬,資金24小時后到賬。
個人信息泄露讓電信詐騙成功率大大提升
“徐玉玉案”直接刺痛的是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問題的“敏感神經”。案件中,詐騙團伙假借其掌握的個人信息,對受害者實施有針對性詐騙的行為。而大部分的電信詐騙案件中,都與受害者個人信息泄露有關,有針對性的精準詐騙成功率非常之高。
當前,我國移動互聯網產業不斷擴大,各平臺、網站、應用等都擁有大量的用戶個人數據。這些個人信息泄露與電信詐騙形成的黑色產業鏈條規模讓人觸目驚心。360獵網平臺今年4月份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電話詐騙從業人數已經超過160萬,產業規模超1152億。
詐騙技術不斷升級 緊抓受害者心理騙局難防
徐玉玉案中,詐騙團伙的作案手段顯得相當專業,這也正是電信網絡詐騙不斷升級的表現。
“互聯網+”背景下,假借社保、郵局、公檢法、銀行、醫院、計生、老師等名義,利用其掌握的個人信息,實施有針對性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此外,犯罪團伙內部組織很嚴密,分工明確,緊抓受害者趨利避害的心理,通過專業培訓對受害者進行話術引導,被騙人很少會察覺到騙局,造成用戶財產損失。
犯罪數據分析助力電信詐騙案件破解 警企聯合打擊成必然
詐騙團伙犯罪手段的升級給公安機關的打擊帶來很大的困難,詳細了解詐騙團伙犯罪行變得十分必要。其中,網絡安全企業對電信詐騙等手機安全犯罪行為的數據分析和安全防范措施,對警方破案和避免犯罪事件發生有重要的幫助,警企聯合打擊成手機安全犯罪成為發展必然。
360手機衛士依托海量數據庫建立了精準反騷擾、防詐騙技術,曾多次助力警方成功破解數起網絡安全犯罪案件,抓獲多名假冒公檢法電話詐騙犯罪嫌疑人。警企通過安全數據共享、輿情同步,聯合打擊電信詐騙等手機安全犯罪使破案效率大大提高。

圖:2017年第一季度 6.7 % 的騷擾電話為電信詐騙
與手機相關的電信詐騙案件頻發,安全類企業更應成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網絡安全犯罪的一份子。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絡安全企業,360手機衛士從2014年起就發起了“中國手機反騷擾詐騙聯盟”,并將其范圍擴大到公安、運營商、銀行業等領域。此后,又聯合深圳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三大運營商、消費者委員會、銀行業協會及數十家媒體推動“2016中國手機反騷擾反詐騙聯盟峰會”召開,并推出了“全民守衛計劃”,積極推動完善整體手機安全生態環境。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