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科技轉化能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走向國際舞臺,并在競爭中持續提升自身在國際經濟市場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在5月10日公布的全球知名品牌排行榜《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中,阿里巴巴、華為、海信等“標桿”企業上榜。

從上榜企業來看,阿里巴巴在互聯網行業中排名第一;在通訊領域,華為位居第一;從手機銷量而言,小米拿下第一寶座;而在家電行業,堅持“技術立企”的家電巨頭海信則是當之無愧的魁首,此前,海信連續5年蟬聯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10強,在家電企業中排行第一。
這幾天,海信可謂是“多面開花”,5月9日,由新華社、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等單位聯合發布的“2021中國品牌價值榜”中,海信品牌價值蟬聯輕工領域前十。
這些榮譽真實客觀的反映了消費者對海信品牌的信賴和喜愛,也彰顯了海信的創新力和影響力。日前,海信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85英寸8KPro雙屏電視U9在第五屆“中國品牌日”活動中展出,吸引了眾人的關注,讓人大開眼界。

這并非偶然,在全球范圍內,海信激光電視極具“技術顛覆性”,早在2007年,液晶電視在國內興起,海信就將激光電視作為第四代顯示技術重點“培養”,隨后,海信開始了長達七年的技術攻堅和布局調整,直到2014年,海信首發全球首款100英寸超短焦激光電視,此后,海信主導著激光顯示技術從2K到4K再到雙色技術的變革。2020年,海信成功摘得“中國質量技術獎”一等獎,這是我國質量技術領域的最高獎,這無疑是國家對其叩開激光顯示技術應用從商用到家用大門的創新價值的肯定。
海信的征途還不僅于此,海信的產品橫跨多媒體、家電、通信和信息行業,覆蓋電視、空調、冰箱、手機、商用空調、光通信、智能交通和醫療等,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此外,“堅持自主品牌,自己造船出海”走出去,是海信全球影響力提升的又一重要抓手。日前,海信集團總裁賈少謙在出席“中國品牌日”活動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從1996年海外第一個生產基地至今,25年的“擴張路”,海信完成了最初的貼牌代工到塑造自主品牌的轉身,從家電對外出口到完成東芝電視、古洛尼等全球知名品牌的并購布局全球,通過全球化渠道搭建和營銷實現了品效的雙贏。“今天的海信,已經不只是一家家電制造企業,更不只是一個局限在國內的家電品牌。今天的海信,已經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國際化品牌之路”,賈少謙在演講中如是說。

如今的海信已經走過了52年光輝歲月,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隨著全球家電格局不斷變化,海信已經成“新國貨品牌”的代言人,為中國家電品牌在競爭格局中建立話語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為更多中國品牌在世界舞臺“競速”提供了借鑒。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