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除了照明,還能提供免費WiFi?近日,南寧市首個集照明控制和公共WiFi等功能于一身的智慧燈桿正式啟用。據悉,該燈桿提供覆蓋周邊50米范圍的免費WiFi,市民只需在手機上搜索鏈接即可免費使用,并且WiFi的信號強弱會根據周邊使用人數量的情況而定。隨著智慧燈桿的出現,公共免費WiFi的覆蓋區域不斷擴大。

(圖:南寧首個智慧燈桿“上崗”)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公共場所中的免費WiFi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除了商場、餐館、火車站和酒店等人流密集區,還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也實現了WiFi全覆蓋。例如,高鐵“復興號”上現已全程覆蓋免費WiFi,解決了用戶出行途中的上網問題;而同為運輸工具的漁船上也覆蓋了WiFi信號,通過互聯網盡可能地省掉中間環節,漁民將獲得更高的回報;就連成都的“星級公廁”也能提供24小時免費WiFi,為用戶提供暖心服務。
公共場所的免費WiFi覆蓋面越來越廣,隨之而來的安全問題也愈發突出,虛假WiFi、風險WiFi等層出不窮,給用戶帶來財產損失。南京的張先生使用公共場所的WiFi后,電腦被黑客入侵,在U盾、銀行卡都在的情況下,他網銀上的6萬多元被人在兩天內盜刷69次,只剩下500元。
除了金錢損失,用戶在使用免費WiFi上網時還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媒體曾曝光,一種“WiFi探針”的新型技術可能會在用戶毫無感知的情況下,竊取隱私。只要用戶的智能手機在無線局域網的中顯示“打開”的狀態,即便不連免費WiFi上網,“WiFi探針技術”也能悄悄地把用戶的個人信息進行搜集和畫像。試想一下,當用戶連接免費WiFi使用社交和支付APP時,個人信息會被不法分子搜集,并且一旦被其利用或者販賣,后果不堪設想。那么用戶在連接免費WiFi時應如何避免個人信息泄露呢?
針對用戶在連接免費WiFi時如何保障個人信息及財產安全,騰訊手機管家安全專家楊啟波提出建議:一方面,用戶在公共場所上網時,應提高安全意識,謹慎選擇免費的WiFi熱點,最好選擇有官方認證的熱點進行連接;另一方面,建議用戶下載騰訊WiFi管家等免費WiFi管理軟件,在連接免費WiFi前,先通過騰訊WiFi管家進行“風險WiFi”檢測,并在連接之后盡量避免網購、網銀操作,以免銀行賬號密碼等重要信息被竊。

(圖:騰訊WiFi管家檢測上網環境)
移動互聯網時代,免費WiFi市場蓬勃發展,在解決用戶上網需求的同時也存在著安全問題。因此,用戶在連接公共免費WiFi上網,尤其是進行轉賬、支付等操作時,應注意安全,謹防個人信息泄露及財產損失。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