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來到第二季度,P2P平臺們紛紛打起了C輪的注意,力爭搶占這一輿論增信的高地。
4月2日,拍拍貸正式對外公布已經完成C輪融資,由聯想控股旗下君聯資本和海納亞洲(SIG)聯合領投,VMS Legend Investment Fund I 、紅杉資本以及光速安振中國創業投資基金等機構跟投。據透露,拍拍貸本次融資金額遠超B輪,融資金額近億美元。拍拍貸方面介紹,這也是P2P行業首家獲得C輪融資的平臺。
3月底,據“P2P觀察”微信公眾號爆料,P2P平臺有利網近期已獲得巨額C輪融資,成為業內最早完成C輪融資的平臺之一。該爆料有鼻有眼透露,本次有利網C輪融資的領投方為一家國際知名的風投機構,具體信息不詳,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利網本輪融資金額量級遠超拍拍貸。不過,有利網官方并未確認這一融資消息(當然也沒有辟謠否認)。
4月9日,新浪科技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互聯網金融平臺積木盒子日前已獲得一筆新融資,金額在4億美元左右,投資方未透露。積木盒子此前已獲得A、B兩輪融資,此輪融資屬于C輪。對此,積木盒子官方暫未回應(呵呵,又是一個不回應但不否認)。
P2P平臺為何如此熱衷宣布巨額融資?尤其是在C輪上,各家平臺更是勢在必得——時間上搶不了先就拼規模,資金沒到位便放小道消息……各種手段齊齊上陣,我想背后不外乎有兩個考慮:一是增信——看,我都拿到這么多牛逼機構的巨額投資了,放心投資吧平臺肯定沒問題;二是擊破所謂的“C輪死”傳言——看吧,我都來到C輪了,活得挺好死不了,放心投資吧……
關于C輪死有這么一個背景——在過去的2014年,整個互聯網行業拿到天使輪投資的公司有812家,拿到A輪的有846家,拿到B輪融資的公司也有200多家。但完成C輪融資的公司卻僅有82家。專家們認為,靠VC投資的創業型企業通常都有一道“C輪死”的檻,邁過這一道坎的企業,基本上屬于行業佼佼者。
其實,C輪不C輪的真的沒必要太較真。一方面,輪多不一定等于錢多,譬如陸金所,首次宣布融資就悄無聲息融了30億,雖說單位是人民幣,但那也是一大筆錢吶;又譬如剛剛宣布獲得1.1億美金A輪的玖富財富,規模上也超過了拍拍貸的C輪。另一方面,大家爭相搶跑爭奪C輪時,還有已經完成了D輪的家伙呢。4月8日,證券時報報道,面向大學生提供分期消費的金融服務平臺趣分期獲上市公司昆侖萬維5000萬美元投資。上周五,就有媒體報道稱趣分期CEO羅敏在內部郵件中表示,公司已完成“巨額”D輪融資,它們的估值已經接近10億美元大關。
《極客網》新金融專欄作家曹層在一篇盤點P2P平臺的“花式”增信文章中曾指出,宣布巨額融資是P2P平臺增加信譽的一大法寶。業內人士更是透露,為了耍闊增信,很多平臺不惜“打腫臉充胖子”,不僅提前宣布融資時間,而且在融資金額上大做文章,一億人民幣說成一億美金的不在少數。
其實,表面光鮮的背后,是血淋淋的現實,正如華為日前那個刷爆朋友圈的“爛腳芭蕾舞”廣告所展示的一樣。逾期壞賬不斷、資產不足投資人資金站崗、運營成本(營銷成本、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監管不明身份尷尬、股市火熱分流資金……林林總總,都困擾著大多數P2P平臺。而且即便是真拿到足額融資,背后伴隨的往往是嚴酷的“對賭協議”,而且伴隨著各種資金到位不及時,個中酸楚,只有局內人才能體會。
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想:如果你一家金融公司天天靠借錢運作,真的很好嗎?你花別人的錢,真的有比花自己的錢更用心做事嗎?借錢這點事,真沒必要四處顯擺——開頂級發布會、大量散發新聞、找各種專家寫手吹噓……別把自己也忽悠進去了。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