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內存包括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以及高速緩存(CACHE)。RAM的特點是只能讀出而不能寫入信息;RAM可以從中讀取數據,也可以寫入數據,當機器電源關閉時,存于其中的數據就會丟失。
本教程操作環境:windows10系統、Dell G3電腦。
內存(Memory)是計算機的重要部件之一,也稱內存儲器和主存儲器,它用于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與硬盤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它是外存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在內存中進行,內存性能的強弱影響計算機整體發揮的水平。只要計算機開始運行,操作系統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從內存調到CPU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CPU將結果傳送出來。
內存的運行也決定計算機整體運行快慢的程度。
內存一般采用半導體存儲單元,包括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以及高速緩存(CACHE)。只不過因為RAM是其中最重要的存儲器。(synchronous)S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DRAM為168腳,這是目前PENTIUM及以上機型使用的內存。
只讀存儲器(ROM)
只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ROM)以非破壞性讀出方式工作,只能讀出無法寫入信息。信息一旦寫入后就固定下來,即使切斷電源,信息也不會丟失,所以又稱為固定存儲器。ROM所存數據通常是裝入整機前寫入的,整機工作過程中只能讀出,不像隨機存儲器能快速方便地改寫存儲內容。ROM所存數據穩定 ,斷電后所存數據也不會改變,并且結構較簡單,使用方便,因而常用于存儲各種固定程序和數據。
只讀存儲器的特點是只能讀出而不能寫入信息,通常在電腦主板的ROM里面固化一個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稱為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對系統的加電自檢、系統中各功能模塊的初始化、系統的基本輸入/輸出的驅動程序及引導操作系統。
隨機存儲器(RAM)
隨機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叫主存,是與CPU直接交換數據的內部存儲器。它可以隨時讀寫(刷新時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介質。RAM工作時可以隨時從任何一個指定的地址寫入(存入)或讀出(取出)信息。它與ROM的最大區別是數據的易失性,即一旦斷電所存儲的數據將隨之丟失。RAM在計算機和數字系統中用來暫時存儲程序、數據和中間結果。
隨機存儲器表示既可以從中讀取數據,也可以寫入數據。當機器電源關閉時,存于其中的數據就會丟失。
我們通常購買或升級的內存條就是用作電腦的內存,內存條(SIMM)就是將RAM集成塊集中在一起的一小塊電路板,它插在計算機中的內存插槽上,以減少RAM集成塊占用的空間。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內存條有1G/條,2G/條,4G/條等。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其原始意義是指存取速度比一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來得快的一種RAM,一般而言它不像系統主記憶體那樣使用DRAM技術,而使用昂貴但較快速的SRAM技術,也有快取記憶體的名稱。
高速緩沖存儲器是存在于主存與CPU之間的一級存儲器, 由靜態存儲芯片(SRAM)組成,容量比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 接近于CPU的速度。在計算機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中,是介于中央處理器和主存儲器之間的高速小容量存儲器。它和主存儲器一起構成一級的存儲器。高速緩沖存儲器和主存儲器之間信息的調度和傳送是由硬件自動進行的。
高速緩沖存儲器最重要的技術指標是它的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