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四屆上海進博會開幕,來自全球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紛紛亮相,展現出中國市場開放發展的強大吸引力。為更好地構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鏈生態,本屆進博會首次在技術裝備館增設集成電路專區,重點展示該領域亮點技術,促進相關企業對接交流。

第四屆進博會三星展臺
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企業,第四次參加進博會的三星,特地將展臺從消費品館轉移到技術裝備館,成為集成電路專區最核心的參展商之一,重點展示了近年來在半導體領域的重磅成果,同時,也通過移動通訊、家電、顯示、健康醫療等強項領域的創新性整機產品,秀出了科技研發的“內功”。
構建全產業鏈創新生態
走進三星展臺,第一印象就是“大”,600多平米的參展面積足見其對此次“亮相”的高度重視。其次是“新”,無論半導體等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產品,還是折疊屏等消費電子領域產品,不少都是全球首展或中國首展,令人耳目一新。
通過半導體、移動通訊、顯示、智能家居、健康醫療五大展區,三星打造了一個世界級技術創新展示的大舞臺。

3D裸眼大屏展示了三星核心半導體技術及產品
三星展臺入口處的3D裸眼大屏極為“吸睛”,這個大屏播放著三星全球領先的創新技術及產品,吸引了很多科技愛好者駐足觀看。其中,大部分是近兩年三星推出的半導體領域創新成果。

三星首款2億像素分辨率圖像傳感器
走進半導體展區,可廣泛應用于移動通訊、人工智能、大數據、車載智能互聯等領域的全球頂尖半導體新品悉數亮相。擁有2億像素分辨率的移動圖像傳感器ISOCELL HP1是三星全球首展的產品,其具備更高的光吸收度和敏感度,可以30幀/秒的速度拍攝8K視頻,實現了移動影像領域的重大突破,不論在拍照成像還是視頻錄制方面,都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優越的使用體驗。

三星首款基于5nm技術的可穿戴芯片組Exynos W920
Exynos W920是三星全球首款基于5nm EUV工藝打造的可穿戴芯片組,該產品兼顧了能效與任務的處理需求,與上一代產品相比,CPU性能提升了20%,GPU圖形性能提升近10倍。同時,它采用了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技術,是目前可穿戴設備領域中最小的封裝。

三星首款基于14納米技術的DDR5內存
三星展出的14納米DDR5內存,是業內首款基于14納米EUV技術的DRAM產品,容量可達512GB。三星繼去年推出首款EUV DRAM后,又將EUV層數增加至5層,據了解,DDR5內存能滿足超級計算機、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需求,并通過提高性能和降低功耗,滿足IT行業對綠色發展的要求。
除了以上半導體新品,三星在顯示展區展出了2021年推出的全新模塊化顯示器“The Wall”,該產品再次突破技術邊界,通過搭載全新AI處理器,可實時分析并優化每幀影格畫面,打破了之前“顯示尺寸越大,圖像質量越差”的束縛。

三星首次展示BESPOKE最新可定制產品線
在生活家電展區,三星首次展示了BESPOKE最新產品線,涵蓋電冰箱、洗干機、衣物護理機等多系列可定制產品。這些產品進一步拓展了對家用產品功能設計理念的思考,為國內很多企業帶來了更多設計靈感……
本屆進博會,三星展出的產品均是其全產業鏈迭代創新的代表作。但這些也僅是三星產業鏈眾多技術及科創新品的冰山一角。依靠完整的產業鏈,三星能夠制造出絕大部分消費電子和家電產品,與全球消費者產生緊密連接,這在全球科技領域極為少見。
更難得的是,三星產業鏈是向世界開放的,各行各業中,致力于用創新改變生活,用創新構筑未來的企業都可與三星合作,在其創新成果的基礎上實現新的創造,讓人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享受更優質的高科技智能體驗。
目前,三星正在加速與中國企業的深度合作,可以預計,三星在本屆進博會上展出的2億像素分辨率移動圖像傳感器等展品,將很快用于中國消費者的電子設備中,給消費者帶來更智能體驗的同時,將“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的進程再次提速。
“雙循環”下的戰略布局之變
展臺位置之變,參展展品之變,其實隱藏著三星在中國“雙循環”新格局構建下的戰略布局之變,透露著三星與中國市場共成長的態度。
隨著5G、AI、IoT技術的進步及應用范圍的拓展,半導體作為信息產業的基石,也被稱為現代工業的“糧食”,被全球各國視為關乎現代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中國“十四五”規劃將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且已陸續出臺扶持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以完善半導體產業創新鏈。
三星進入半導體產業領域已有40多年時間,是全球少數擁有全產業鏈創新能力的企業,掌握著內存、閃存、通用處理器、圖像傳感器、嵌入處理器、晶圓代工廠等各領域前沿技術,憑借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已深入到蘋果、華為、小米等我們日常所用的各品牌產品中。
對于三星而言,中國是非常重要的海外市場,近年來,中國擴大科技領域開放合作的步伐,為三星提供了非常好的發展機遇。將參展場館從消費品館轉移至技術裝備館,其實暗含三星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深度融入中國當下產業鏈、創新鏈的深意。
而這并非才剛剛開始。三星在華的轉型軌跡早已清晰可見,轉型效果也已為所有在華外資企業樹立了典范。
1992年,三星進入中國后,在東部沿海率先引入數碼電子、家用電器等整機產品生產線,在此后的近三十年時間里,豐富了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也推動了中國消費端的快速升級。2012年開始,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成為新時期推動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而這也成為三星等外資企業的重要努力方向。三星憑借自身在行業中的優勢積累,逐步開始向中國核心零部件產業領域加碼,尤其加大了半導體、液晶面板、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布局。

三星西安半導體工廠全景圖
其中,三星西安半導體工廠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子信息行業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該項目自2012年9月落戶陜西以來,建設了高端存儲芯片一期、二期項目以及封裝測試項目,該項目帶動了幾百個相關配套企業進駐西安,助力當地逐漸形成超千億元的半導體產業集群,成為世界具有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天津MLCC(多層陶瓷電容器)項目是三星電機在海外投資的最大MLCC生產基地之一。MLCC是電子設備產業不可或缺的產品,目前應用領域已逐步擴展到5G基站、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作為全球主要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生產基地,該項目不僅滿足中國制造企業對基礎電子元器件的龐大需求,也提升了天津電子產業水平和國際化程度。
公開數據顯示,進博會召開的4年間,三星在中國投資額高達207億美元,占入華至今累計投資500多億美元的四成多,尖端產業投資占比升至八成。
中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發展愿景”中提出,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而這樣的格局對外資企業意味著什么?三星無疑已經給出了答案——作為中國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國“雙循環”的踐行者。
當前,三星在中國生產的半導體、MLCC等高端零配件產品已經向中國本土企業供貨,同時,2020年三星從中國3000多家供應商處采購超過200億美元,這都極大拉動了中國巨大的內需市場。此外,三星也積極以在華產業為起點,努力惠及全球市場,從而與中國本土企業一道助力中國經濟外循環發展。
進博會是世界經濟融合的大舞臺,全球貿易的引力場,更是管窺前沿科技的新窗口。三星連續四年參展進博會,不僅持續展出全產業鏈頂尖產品,且順應中國高質量發展大趨勢,“雙循環”格局構建新形勢,拿出裝備制造領域前沿技術新品,表現出愿與中國經濟同頻,與中國市場共舞的誠意。眼下,中國正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入華已近30年的三星加速自我調整,走上了迎接“而立之年”的新征程,未來其無疑將在中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顯身手、展實力。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