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2代酷睿創新性地采用了性能(P核)+能效核心(E核)的混合架構設計,到底有什么好處呢?實際應用中如何提現其優勢?
根據官方解讀,P核強化了單線程處理能力,在游戲、生產力創作中都可以提供超強性能,E核則加強了多線程處理能力,可以應對大吞吐量負載,并針對后臺應用進行優化。
比如在游戲場景中,P核可以專注游戲本身,E核則可以負責直播等后臺任務,提高并行效率、整體能效,而在內容創作場景中,設計師往往一方面要應對龐大的圖像、視頻、模型數據量,另一方面要同時處理多個任務,對單線程、多線程性能都有極高的要求。
對于E核本身的性能,也不用擔心,Intel也公布了同等頻率下的單線程性能對比,E核甚至比Comet Lake-S 10代酷睿還要高出1%,而對比P核也只差了大約27%,完全是主流水準。

為了證明混合架構給內容創作帶來的提升,Intel也進行了一番實地演示。
首先使用分別配備i9-12900K、i9-11900K的電腦,顯卡均為RTX 3080,都運行Adobe Premiere Pro導出4K視頻片段,并同步打開Adobe Lightroom導入一百張相機照片并轉成JPG格式。
然后讓i9-12900K、銳龍9 5950X同時運行基于Adobe Premiere、Lightroom的視頻和照片流負載測試。
可以明顯看到,i9-12900K的處理速度無論比上代還是競品都要快得多,而且P核、E核都分配到了最合適自己的負載,從而大大提升了整體執行效率。




按照Intel的官方數據,在內容創作軟件中,i9-12900K相比上代i9-11900K的性能提升幅度非常兇猛,典型應用至少也有36%,After Effects Pulse測試甚至翻了一番。
可以預料,12代酷睿必將成為設計師的絕佳利器。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