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按:2018 年 2 月 7 日,Google 官方宣布 Alphabet 的子公司 Nest 并入 Google 硬件團隊;由此 Google 高級副總裁 Rick Osterloh 所領導的硬件團隊再次得到擴充。作為 Google 硬件業務的總負責人,Rick Osterloh 不僅要面臨硬件經驗不足的問題,還要對抗 Google 根深蒂固的【反硬件基因】。近日,《連線》雜志對 Rick Osterloh 引領下的 Google 硬件策略進行了深度報道,雷鋒網對這篇文章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譯。

Google 正靠?Rick Osterloh?重寫其硬件戰略,核心目標是:把?Google Assistant 用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個全新的硬件策略
2016 年 10 月 4 日上午,Rick Osterloh?向全球用戶展示了?Google?最新的硬件產品。他上任新工作甚至還不到 6 個月,就創建和運營著雄心勃勃的新硬件部門。
當年 4 月,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委托 Osterloh?把這個軟件巨頭變成一個可以和蘋果公司競爭的硬件制造商。?Osterloh?還沒來得及嘗遍 Google 廚房里的小零食,更不用說構思和發布一堆的產品了。然而臺上的他身材高大寬闊,穿灰色短袖上衣,顯得緊張不安,他走上舞臺左側,這是位于舊金山山頂的一家原巧克力工廠,臺下圍滿了一大堆記者和分析師。
Osterloh 顯然很緊張,作為 CEO 的 Pichai 也出現在同一個舞臺上,見證今天的歷史時刻。“我們正處于計算機行業發展的開創性時刻,” Pichai 告訴觀眾,他解釋人工智能將如何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上引發一場革命。目前 Google 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幾個月前首次發布的虛擬助手 Google Assistant 上。該功能可為每個人創造一個個性化的 Google 管家,幫助他們搜索信息,完成工作,以便更有效和更愉快地生活。Pichai 明確表示,Google Assistant 是一款賭注性的產品,而且 Google 在設計與 Google Assistant 結合的硬件產品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接著,他介紹了將要實現這一切的新人,Osterloh。
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里,Osterloh 和他的新同事們介紹了六款產品,包括 Pixel 手機、Home 智能音箱和 Daydream View VR 頭顯。這些都不是來自 Osterloh 的點子,住在山景城的人們早在他到來之前就已經設計好了硬件;只是大部分的硬件產品不是很好,就是失敗了。
Google 再也無法承受那些失敗的小玩意了。
通過為世界各地的人開發軟件,借助應用程序和網站傳播,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公司。但是計算的本質正在發生變化,下一階段將不會圍繞應用商店和智能手機進行。它將以人工智能設備為中心,無縫接入其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中。它將配備語音助手功能,簡單的可穿戴設備,家中的智能家電以及各種增強現實設備。
換句話說,未來涉及到更多的硬件,對于 Google 來說,這種轉變代表了一種生存的威脅。用戶不會登陸 Google.com 進行搜索,他們只會問他們的 Echo 智能音箱,人們不會在意使用什么算法來回答這個問題。或者他們會使用 Siri,因為它只需按下 iPhone 的 Home 鍵。Google 需要一勞永逸地弄清楚如何與亞馬遜、蘋果以及其他技術人員所制造的優秀的硬件產品競爭,特別是位于庫比蒂諾的那家公司——蘋果——所設計的產品。
Google 有一些巨大的優勢,它的軟件和人工智能方面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它卻一再試圖以開發軟件的方式來設計硬件,并且每次都會這樣。它所謂的創新流媒體設備,Nexus Q,明顯地失敗了。幾個月之內,Nexus 手機就在競爭對手,甚至自己的硬件合作伙伴面前黯然失色。
而 Google Glass 就更不用提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Google 雇傭 Osterloh 的目的,并不是開發夢想中的新產品。他需要去教一家軟件公司如何適應長時間、雜亂無章、但又完全必要的硬件開發過程,并從內部改變公司的文化。畢竟,僅僅擁有出色的軟件開發人員和行業最優秀的人工智能研究員是不夠的。
為了迎接蘋果的挑戰,Google 不得不學習如何開發好的硬件產品。
負責 Google 硬件的這個男人
接下來介紹負責 Google 硬件的這個男人吧。
從洛杉磯長大的 Osterloh 喜歡在他父親的辦公室里把垃圾電腦拆開,并試圖把它們重新組裝成一臺超級計算機。然而,他最開始喜愛的是運動。?Osterloh 從小就身材高大,運動能力強,是一名全能型排球和籃球運動員,他進入斯坦福大學不是因為其在硅谷的聲譽,而是因為它是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學校,在那里他可以繼續運動。
然而在大一那年,他遭受了兩次可能會結束他運動生涯的膝蓋受傷,由此他經歷了一段低谷。他說:“我的自信很多都是源自田徑運動中,而我必須徹底改變這點。”他開始尋求其他方式重獲在體育中的同樣感覺:一個朝著共同目標努力的團隊,取得成就的快感和快樂的日常生活。
他在工程領域找到了樂趣,并努力彌補專業欠缺的知識;所有有關計算機的事情使他漸入佳境 。
Osterloh 仍然是一個運動迷,他的 Google 辦公室很容易發現這點,窗戶上貼著勇士隊球星庫里的巨大海報,但科技行業很快成為他的熱愛之處。1994年畢業后,Osterloh 出席了一次咨詢會議,但他不喜歡所做的只是文件和演示。
于是他回到斯坦福大學,這次在是商學院學習。在亞馬遜暑期實習之后,他在風險投資公司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 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那里研究關于移動技術領域的投資。黑莓開始展露頭腳,而 Osterloh 則對此進行了個案研究。他把玩著黑莓的第一臺設備——一臺互聯網傳呼機,并為小型信息傳遞機器的運行效果感到驚訝。他對此深深地著迷。
Kleiner 的投資組合中有一家名為 Good Technology 的公司,它派 Osterloh 幫助其找出商業模式。最初,Good 的計劃是為 Handspring Visor(一種模塊化 PDA)開發模塊,許多人認為這將是下一個大型計算平臺。?Good的第一個設備是名為 SoundsGood 的 MP3 播放器。但是 SoundsGood 的銷量非常糟糕。Osterloh 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與黑莓競爭。
他認為 Good 可以開發簡單的同步和消息傳遞軟件,因為黑莓已經變得非常強大和有價值,任何有競爭力的想法都可以吸引投資者。Good 籌集了數百萬美元。
Good 應該是一個軟件公司,但它需要為其代碼找到一個載體。領導小組會見了剛剛開始制造智能手機的黑莓。黑莓高管一看到 Good 開發的產品,“他們討厭它,因為它比黑莓自己的軟件好,”Osterloh 說。“他們意識到我們是一個敵人,而不是一個朋友。”Palm 和 Danger 正在智能手機領域努力,諾基亞也是如此,但沒有一個能夠匹敵黑莓。?Osterloh 和 Good 很清楚,給他們的軟件安家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己設計硬件設備。于是他們開始研究一款名為 G100 的類似黑莓手機的設備。
Osterloh 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參與到 G100 的設計工作中。 Osterloh 說:“研發該產品非常困難。當我們完成這件事情時,我堅信 ‘這就是我想永遠做的事情’ 。”他不僅發現了他的目標,還了解到從軟件中獲得最大收益的唯一方法是設計匹配的硬件產品。
對于 Osterloh 不幸的是,Good 不想一直制造硬件。G100 在 2002 年發布并獲好評,但公司的其他人將其視為僅是參考設備,這是其他公司遵循和調整的藍圖。他們認為電話行業會像個人電腦一樣:許多公司生產的硬件都運行相同的軟件。然而,市場上并沒有好的手機。
2006 年,Good 被功能手機巨頭摩托羅拉收購,其輝煌時期受到智能手機制造商的圍攻。摩托羅拉沒有真正的軟件專業知識,也沒有針對智能手機的計劃,而 Good 臨危受命。但時機太糟。收購結束后僅幾天,摩托羅拉的 Razr 手機,曾經是一只令人難以置信的搖錢樹,幾乎在一夜之間停止了銷售。
不久之后,蘋果發布了 iPhone。 Osterloh 發現了機會:在與摩托羅拉達成協議之前,他和 Good 曾與 蘋果合作將 Good 的軟件開發到新設備中。隨后,Osterloh 和 Good 一直在努力將他們的軟件與 Android 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做集成。
而作為摩托羅拉的一名員工,他認為 Android 是公司對抗 iPhone 的唯一武器。Osterloh 深信,摩托羅拉的唯一希望是盡可能快地生產可競爭的智能手機,這意味著使用 Android。最終機會出現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 CEO Sanjay Jha 的努力,他在 2008 年出現并幾乎立即關閉了除 Android 之外的所有部門。 Osterloh 幫助創建并發布了 Cliq 手機,后來又推出了 Droid 手機,這是第一款優秀的 Android 手機和拯救摩托羅拉的設備。
不久之后,Osterloh 離開去了 Skype,在那里他花了兩年的時間擔任產品負責人。Google 以 12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摩托羅拉,并尋求新的領導層。Google 高級副總裁 Jonathan Rosenberg 和公司創始人兼長期顧問 Dennis Woodside 是長期被選為領導摩托羅拉的 Google 高管,他呼吁 Osterloh 回來并領導摩托羅拉的產品管理團隊。
Google 給他開出的條件似乎很完美,這是一個在 Google 內部設計硬件的機會,與現在非常成功的 Android 團隊一起工作;在控制硬件和軟件的同時,他們終于可以抗衡 iPhone 了。
來自 Google 企業文化的阻礙
然而,事實不如所料。
由于害怕疏遠其他 Android 合作伙伴(如三星和 LG ),Google 竭盡全力保持與摩托羅拉的距離。“實際上沒有技術整合,” Osterloh 說。 “這并不是我期望的。”他認為最終會帶來軟件和硬件的融合,但摩托羅拉被視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公司。 “這非常接近我夢寐以求的工作,”他說。 “但它永遠卻不會達成的目標。”
Google 與硬件的關系一直很尷尬。
公司的大部分硬件產品都以同樣的方式誕生:有人對軟件有著很好的想法,但是他們找不到合適的硬件來運行軟件。然后,這個人開始用很少的幫助建立相關硬件。Google 傾向于將這些產品視為參考設備或靈感來源,證明一個想法可以發揮作用,希望硬件制造商的生態系統能夠從中獲益。因此,Google 被遺棄的想法清單(從 Chromebox,Nexus Q 到 Nexus Player )足以填補 Circuit City 的空白。
這并不奇怪:制造硬件與 Google 的整個企業文化背道而馳。公司避開流程和管理,這是硬件制造商不能沒有的兩件事。在其軟件開發中, Google 實際上鼓勵并支持混亂,請公司的任何人都只是建立一些東西,看看它是否有效。 (有一次,Google 甚至嘗試了一種不涉及管理人員的公司結構。)
前首席執行官 Eric Schmidt 在他的書《 Google 如何工作》一書中,他認為不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好。 Schmidt 寫道:“創建一個產品,發布它,看它是如何工作的,設計和實施改進,并將其推回去。” “發布和迭代。在這個過程中最快的公司會贏。“當 Google 變為 Alphabet 公司時,所有公司的長期項目都停止了。他們都被稱為 “Moonshots”,好像任何需要一年以上的事情都是不可能的。
發布和迭代根本不適用于硬件。一個單一的調整可能花費數周和數百萬美元。每一個小小的變化都會影響整個供應鏈,改變供應商的時間表,需要新的工具,并放慢一切進度。如果一部分時間晚了,你會錯過你的發布日期 。哦,你想要多 50% 的產品?如果你幸運的話,你會在六個月內得到它。硬件世界根本不是隨心所欲的。
即使硬件開發進展順利,公司文化也不支持這些團隊獲得他們所需的軟件。“我們不得不乞求所有的軟件團隊,” Rishi Chandra 說,Google 員工負責在 2010 年開發失敗的 Google TV 平臺,隨后負責開發 Google Home。從事 Chrome 或 Android 工作的工程師習慣于構建能夠接觸數百萬甚至數十億人的產品。他們會問 Chandra,你的產品如何得到那么多用戶?為什么我們要關心?
這種文化幾乎是蘋果的對立面。在蘋果,軟件管理人員總是在考慮特定的產品;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 的目標是讓 iPhone 變得更棒,就像公司其他人一樣。Google 的優先事項在整個地圖上都是相當全面的,因為它試圖同時支持自己的產品,合作伙伴和整個互聯網領域。
Google 的文化圍繞著軟件。推動虛擬助手,這種風氣也不例外。除此之外,賭注似乎要高得多。
Pichai 確信,這種聊天方式將是未來數十億人與 Google 互動的方式。做得很對,助理可以無所不在,能夠幫助人們全天完成所有任務和要求。無論是在手機、Google Home 等設備上,還是即將聯網的智能燈泡、洗碗機和恒溫器上。它將人們與信息和服務以更自然,更具上下文意識,更有用的方式聯系起來,而不僅僅是鍵盤和屏幕所能提供的。它甚至可能激勵人們更多地使用 Google。如果 Google 沒有把握好?亞馬遜的 Alexa,蘋果的 Siri 和微軟的 Cortana 已經準備好了。
在語音技術的早期階段,用戶很難找出語音助手除了設置定時器和播放音樂之外可以做什么。然而,助手改進的唯一方法就是 Google 讓人們相信現在的語音助手是值得互動的。Google 需要更多的數據來了解更多的聲音,完成更多的任務,并說服開發人員擴展其功能并將助理整合到自己的產品中。關鍵的第一步是確保助手始終易于訪問,無論身在何處。
當 Google 過去開發硬件時,它通過與經驗豐富的制造商建立合作關系。但其與 Android 合作伙伴的關系卻令人瞠目結舌。三星是 Android 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它正在開發自己的虛擬助手 Bixby,并與山景城巨頭保持距離。Google 甚至不能依賴其傳統的 Nexus 計劃,Google 將通過該計劃與 LG 或華為等制造商合作開發新設備。除了外觀之外,這些關系讓 Google 無法控制任何東西,而合作伙伴往往會為自己保留最佳的地方。
Osterloh 說:“去年,HTC 幫助我們建立了 Pixel,幾個月后,他們發布了 U11,這款手機擁有業界最好的智能手機相機。實際上,每個? Nexus 設備都緊隨著同一合作伙伴的更好的手機。”
不幸的是,Google 已經放棄了自己的硬件專業知識,2014 年以約 30 億美元的價格將摩托羅拉出售給聯想。其 Nest 已經失去了創始人,并且卷入了管理和產品風暴。如果 Google 想要制作硬件,那么需要重新開始。這一次,要在 Google 內部完成。
由于該公司準備在 2016 年初實現內部設計硬件,Osterloh 打算離開摩托羅拉。他不想轉移到聯想總部所在的中國,并且他已經提出成為電子文檔簽署公司 DocuSign 的首席執行官。他向他的長期顧問兼知己 Jonathan Rosenberg 感謝在 Google 期間的所有幫助。
Rosenberg 在中間阻止了他:“你說我有幫助,對吧?” “是的,絕對是,” Osterloh 回答。 “那么,你會幫我一個忙,并與 Sundar 對話嗎?” Rosenberg 問道。他告訴 Osterloh 說,Pichai 正在尋找一個硬件小組,希望得到一些建議。只是建議,沒有別的。
Osterloh 與 Pichai 的會面很快變成了面試,雙方都提出了很多問題。 Osterloh 意識到 Pichai 實際上是在談論他夢寐以求的工作。他也開始相信,Google 長期以來一直認真制造硬件產品。
Google 已經準備好了
但是 Osterloh 之前被傷害過。于是他追蹤了 Google 的 Android 團隊負責人 Hiroshi Lockheimer,他曾與 Good 一起合作過,而且恰巧也是 Osterloh 最親密的朋友之一。他們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談論如何再次成為同事。 Osterloh 質疑硬件和軟件如何整合,以及內部構建硬件如何與其他 Android 生態系統共存。 Osterloh 說:“我不想加入該公司,如果它將像摩托羅拉一樣,那很困難,而且存在緊張局勢。”
他發現相反的事情:Google 已經準備好了,認真,并準備好讓硬件成為優先事項。
在他到來之后,Osterloh 與 Rosenberg 一起開始尋找在 Google 發布的每一個硬件項目,無論多么小。他們發現了十幾個項目,涉及超過 1000 人。有些人正在研究 Nexus 手機,其他人則在一個名為 Pixel 的新生產線上工作。像 Google Glass 和 Project Ara 模塊化智能手機這樣的長期項目被廣泛宣傳。一些 Google 員工正在構建 ?Chromebook,其他人正在研究一種新的 Wi-Fi 路由器。沒有集中的結構連接這些團隊,也沒有整體計劃。Osterloh 把它稱為一個松散的聯邦,“歐洲的硬件聯盟”。
Osterloh 將所有硬件集中在他的領導下,給這 1000 名員工中的 55% 新任經理。 Osterloh 沒有讓每個產品的主管負責,而是選擇實施“功能性”結構,讓他的領導對 Google 硬件組織的更大部分進行監督。曾任 Google Glass 負責人的 Ivy Ross 負責所有硬件設計。Mario Queiroz 負責產品管理。 Ana Corrales 是一位長期制造業高管,Nest 的首席財務官兼首席運營官,負責監督所有業務運營和供應鏈。團隊開始集中計劃和預測,并簡化與供應商的對話。他們制定了五年計劃 。
Osterloh 的同事形容他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好老板。“我最欣賞 Rick 的事情就是他真的是在傳播耐心,” Chandra 說。在談話中他很容易興奮,會花 45 分鐘回答簡單的問題。根據過去和現在的同事的看法,他是完美的:對細節的高度關注,不恐慌,迅速決策。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極好的產品極客。“他一直在改變手機,他希望我們隨時換手機,” Corrales 說。 “但我不想一直換手機!”
Osterloh 新結構的部分是確保沒有人覺得自己的工作與某種產品相關聯,所以如果產品被砍掉,他們不會感到恐慌。因為 Osterloh 需要砍掉一些產品。
他查遍了 Google 的每一項硬件計劃,選擇哪一個繼續以及哪一個停止。 Osterloh 說,沒有任何決定是容易的,但其中兩項特別困難。自從在摩托羅拉創立之初,他一直在 Ara 模塊化手機項目中工作,并完全相信自己的使命:制造一款價值 50 美元的手機,具有可升級的部件,這種手機可以持續更長時間,并且比任何其他設備更環保。然而,該設備的模塊化程度較低,比任何人想的都貴。“所以它就像其他手機一樣,除了能夠在背面增加 6 個左右的模塊外,” Osterloh說。所以他砍掉了 Ara。
借助 Google Glass,Osterloh 也了解了這一愿景,但無法弄清楚如何快速實現。他剔除了制作一件尚未可能的增強現實設備:小尺寸封裝的持久電池,產生較少熱量的較快處理器。“從長遠來看,這將是我們所做事情的關鍵部分,”他說。與此同時,Osterloh 重新發布 Glass 作為企業工具, 發現非常有利于工廠工人和倉庫員工。
在他重新編寫圖表和剔除產品線時,Osterloh 也一直在與 Google 的上級合作,弄清楚 Google 的硬件策略應該是什么。他們塑造了諸如“激進、樂于助人”之類的陳詞濫調,并尋求溝通人性與可接近性的方法,但他們大多專注于三個詞,按照特定的順序:人工智能,軟件,硬件。
他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使 Google 對硬件認真對待,公司的重點也始終在其他地方。Osterloh 喜歡指出摩爾定律,它預言了計算能力的快速增長,大部分都是死的。在力量和能力上取得根本性飛躍越來越難。他說,Google 的優勢在于它的算法和神經網絡。 Osterloh 的工作是將 Google 的人工智能功能更深入地推向人們的生活。
對于新的硬件團隊來說,任務很明確:找到更多方法讓 Google 智能助手出現在人們面前,并圍繞它建立可持續的業務。因為 Google 已經落后了,Siri 和 Alexa 已經深入消費者的腦海。 Osterloh 將資源投入 Pixel 手機,這是幾個 Google 員工和 HTC 之間的一個新興項目,其中 Google 首次承擔了設計和工程的全部責任,HTC 僅僅是制造商。希望通過這款手機,Google 最終可以為其軟件提供所需的硬件形式。 Osterloh 表示:“我們在 Android 上擁有出色的生態系統地位,但我認為沒有人真正提供完整的 Google 體驗。”
一起設計硬件和軟件可以讓人們對手機做出更好的優化。 Google Pixel 手機團隊的工程副總裁 Seang Chau 舉了一個例子:滾動要平穩快速,需要深入掌控何時打開 GPU,如何調整處理器,如何管理電源,即使芯片的哪些核心在任何給定時間運行。多年來,蘋果一直在兜售它的產品,因為它構建了軟件和硬件,現在 Google 正在跟進。
Osterloh 決定使用其他與 Assistant 相匹配的設備來支持 Pixel 。Google 內部的另一個團隊過去發布了兩款極為出色的筆記本電腦,名為 Chromebook Pixel,只有有限的商業成功。 Osterloh 告訴團隊建立更輕,更薄,更好的東西,并整合助理應用。他們決定把它稱為 Pixelbook,并在他們的路上出發。另一個小組開始研究他們稱為 Pixel Buds 的耳機,它可以在不需要電話的情況下訪問 Assistant。 Google 主隊和 Chromecast 工作人員也是推動的一份子。
“最終,用戶可能會擁有一系列設備來完成任務,”Osterloh 說。Google 肯定會考慮平板電腦,肯定會考慮增強現實眼鏡,肯定會考慮可穿戴設備等等。但 Osterloh 談到贏得消費者,并希望證明他的團隊在現有市場上的生存能力。
隨著硬件部門的員工進入新角色,Osterloh 和他的團隊開始研究生產需求。他和 Corrales 在亞洲的制造商之間進行了巡回訪問,告訴他們 Google 需要做些什么以及他們將如何進行互動,并且與供應商達成了新的協議。
2017 年 11 月,Osterloh 監督了 11 億美元收購 HTC 部門,該部門為 Google 帶來了 2000 多名工程師,其中許多人是過去十年 Nexus 和 Pixel 設備構建的外部合作伙伴。 Osterloh 說,這筆交易“對幫助我們加快擴張非常重要。 “每次聘用一個人需要很長時間,我們的愿望是加快速度。”在 2018 年初,Alphabet 將整個 Nest 團隊劃分在 Osterloh 的領導下,讓他掌管公司的智能家居未來。
有很多理由要沖。蘋果和三星繼續將新的競爭軟件推向他們的硬件,并且新類別的設備一直在變得越來越好。
一旦顧客不開心,我就失眠
2017 年 10 月 4 日,距 Osterloh 首次展示新一代 Google 硬件大概一年。
Osterloh 穿著同樣的灰色短袖,而 Pichai 解釋說人工智能是未來。然而,這一次,他們在 SFJazz 中心,一個更大、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場地。他們已經排練了好幾個星期,調整了他們演示文稿,以更好地解釋 Google 所要達到的目標。
Osterloh 說,最大的區別是這一次他知道這個故事。在 2016 年,他試圖圍繞許多斷斷續續的產品改造一個宏偉的故事,這些產品結果非常受歡迎,但只取得了中等成功。 (亞馬遜的 Echo 仍在碾壓 Google Home,而 Pixel 并沒有完全削弱 iPhone。)在他身后的 18個月里,Osterloh 現在向全世界展示 Google 硬件的真實狀況。
當他踏上舞臺時,顯然比一年前更加自信,Osterloh 從另一個概述開始。他提醒觀眾 2016 年的開始,并提到最近 HTC 收購。“通過更緊密地合作,我們將能夠更好地整合 Google 硬件和軟件,”他說。“我們的產品,”他繼續說道,“第二年創造了很多成就。從 YouTubers 到摩登家庭的 Phil Dunphy 都喜歡 Google Homes 和 Pixels。”
在接下來的 90 分鐘內,Osterloh 和他的領導團隊推出了一系列新產品,這些新產品都有助手功能。在任何情況下,Osterloh 都會解釋人工智能如何從普通硬件中提取卓越體驗。在他介紹 Pixel 2 時,他提到雖然它只有一個攝像頭,但它的軟件包含一個在面部訓練過的算法,可以幫助它將標準照片變成漂亮的肖像。Google 調整了 Pixel Buds 內部的音頻處理器,以簡化通過耳機使用智能助理的體驗并開啟實時翻譯功能。 Home Max 可以將其音頻輸出調整到任何空間以改善音質。一款名為 Clips 的新相機可識別并拍下值得關注的時刻,并可自行拍攝照片和視頻。 Osterloh 和他的團隊向每個人展示 Google 如何使其產品比競爭對手更聰明。
發布順利,但不完美。一些用戶在 Pixel 2 XL 的 OLED 屏幕上遇到了問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 Home Mini 的觸摸面板存在問題,導致意外開啟并錄制了數小時的音頻。評論者贊揚 Pixel Buds 背后的想法,但并非每一個功能。
所有這些問題都讓 Osterloh 生氣。“每次顧客不開心時我都會失眠”,他說。但他們似乎也在激勵他。他知道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更嚴格的流程,更嚴格的管理。這是典型的硬件,是他很久以前學到的教訓。然而,不同于前一年,這次 Osterloh 有一條明確的道路。
在完成其任務后,Google 需要做的不僅僅是發布設備。它還需要學習如何取勝。
Via
wired
,雷鋒網編譯。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