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相當激烈,每一家廠商都在爭取更高的市場占有率,然而事實上,占有率與賺錢之間的關系并不平衡,各大手機廠商之間賺取的利潤并非五五開,而且似乎相差甚遠。昨天,根據一份加拿大投資銀行 Canaccord Genuity 公布的最新報告了解到,蘋果和三星占據了整個智能手機行業絕大多利潤。
可以說,蘋果和三星就是手機行業的雙寡頭。今年第二季度,銷量持續下跌的 iPhone 仍可幫助蘋果獲取智能手機行業高達 75% 以上的利潤,而次席三星的 Galaxy 系列手機同樣能夠獲得 31% 的利潤。兩家公司就像是手機行業最大的掠奪者,分別代表不同的陣營的有錢人。
其余競爭對手基本上達不到蘋果和三星的水平。微軟、HTC、聯想和黑莓堪稱難兄難弟,正面臨不同程度的經營虧損。其中 HTC 和微軟下跌了 22%,聯想也失去了 10%,黑莓損失相對較小為 3%。有意思的是,索尼手機行業的收支相對平衡,也就是零的利潤空間。
接著根據 Canaccord 的數據了解,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 蘋果和三星獲取到智能手機行業的利潤加起來依然超過了 100%,自從 2012 年開始這四年始終未發生改變。相比之下,其余智能手機廠商基本上也從未獲得如此成就,或者從未接近,聯想、LG 和 HTC 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獲得的利潤往往低于 10%。
除了上述提到的智能手機廠商之外,難道就沒有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嗎?眾所周知,像小米和華為,近幾年獲得了飛速的增長,確切的說是過去六年的時間。因此過去很多分析人士對他們的評價時常掛上“中國的蘋果”的名號,畢竟其中之一在 2014 年的銷量上升到了 6100 萬,營收達到 120 億美元。 然而,這些國產廠商始終專注于成本較低的智能手機,即便在發展中市場的占有率暴漲,主要還是源于低端設備的出貨量。

很顯然,在高端市場上國產廠商難以阻止蘋果和三星,而且還有可能一直延續下去。根據彭博社的報道,蘋果已經開始在印度市場做基礎鋪設,首先在 1 月份的時候向印度政府提交了開設零售店的請愿書,接著 5 月份蘋果 CEO 庫克又提出了一項印度海德拉巴研發中心的計劃。印度將是一個利潤豐厚的市場,到 2020 年時中產階級的數量將翻兩番(超過 2 億),按照蘋果去年同期出貨量猛增 56% 的數字來看,接下來印度又將是另一個重要的新增長點。
當然了,蘋果仍面臨著艱苦的斗爭,目前在印度主要依賴于經銷商銷售期產品,市場份額僅區區 2% 左右。與此同時,有報告指出,在 2018 年之前印度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僅為 102 美元左右,就拿蘋果最便宜的智能手機 iPhone SE 來比較,其 399 美元的價格難以獲得立足點。
更重要的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正面臨飽和的狀態,不久前 IDC 發布報告稱,2016 年第二季度的增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了。總之,蘋果的獲取的利潤正不斷下滑,從之前 90% 以上的行業利潤到如今的 75%,這是 2014 年推出 iPhone 6 以來的最低點,如何獲得下一個增長點將十分關鍵。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