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帶來了關于javascript中預編譯的相關知識,其中主要通過示例來介紹預編譯的相關問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階段(三個)
- 詞法語法分析:詞法語法分析就是檢查JavaScript代碼是否有一些低級的語法錯誤
- 預編譯:本文主講
- 執行代碼:執行代碼就是js引擎解析代碼,解析一行執行一行
這章主要講預編譯過程
預編譯過程
預編譯也分為2個時間點:
- 第一個是在JavaScript代碼執行之前
- 第二個是在函數執行之前。
但是JavaScript代碼之前,之前的預編譯只發生一次,函數執行之前的預編譯是多次的。
1. JavaScript代碼執行之前的預編譯
- JavaScript代碼執行之前,首先會創建一個全局對象,可以理解為
window
對象,也可以理解為GO(Global Object
)對象,我們是看不到的(無法打印) - 然后將所有聲明的全局變量、未使用
var
和let
聲明的變量放到GO對象中,并且賦值為undefined
(聯想到“變量提升”) - 分析**函數聲明:**然后再將所有的函數聲明也放到GO對象中,并且賦值為函數自身的函數體(函數名為屬性名,值為函數體,如果函數名和變量名相同,則無情覆蓋)
案例說明
<script> var a = 1; console.log(a); console.log(b); var b = 10; function fun (a) { console.log(b); var a = b = 2; var c = 123; console.log(a); console.log(b); } var a2 = 20 fun(1); </script>
結合上面說的步驟:
-
首先,
<script></script>
中的代碼執行之前會創建一個GO對象(window對象)GO = { //自帶的屬性都不寫 }
-
將所有聲明的全局變量、未使用
var
和let
聲明的變量放到GO對象中,并且賦值為undefined
GO = { a : undefined, b : undefined, a2 : undefined }
-
分析函數聲明,函數名為屬性名,值為函數體,如果函數名和變量名相同,則無情覆蓋
GO = { a : undefined, b : undefined, a2 : undefined, function fun (a) { var a = b = 2; var c = 123; } }
-
此時完成了js代碼執行之前的預編譯過程,開始執行js代碼,首先是給a進行賦值為1,在GO對象里邊也會進行對應的改變:
GO = { a : 1, b : undefined, a2 : undefined, function fun (a) { var a = b = 2; var c = 123; } }
-
然后打印a,此時會在GO對象上去找變量a,然后此時的a的值為1,所以
console.log(a)
是等于1的。接著打印b,也會去GO對象上找,找到了b的值為undefined
,所以console.log(b)是等于undefined
。 -
接著執行到賦值語句:
b = 10;
此時GO對象里b的值變成了10GO = { a : 1, b : 10, a2 : undefined, function fun (a) { var a = b = 2; var c = 123; } }
-
接著下一行代碼是一個**
fun
函數,此時不會去執行該函數**,因為在前面的預編譯過程中實際上是被放到了代碼的最前端,就是傳說中的聲明提前,所以忽略掉了。接著給a2進行賦值操作:a2 = 20
,GO對象也發生變化:GO = { a : 1, b : 10, a2 : 20, function fun (a) { var a = b = 2; var c = 123; } }
-
接著是執行
fun
函數,如上面說到的另外一個時間點發生的預編譯,就是執行函數之前,現在就來說一下函數執行前的預編譯是怎么樣的。
2. 函數執行前的預編譯
-
函數調用,也是會生成自己的作用域(**AO:**Activetion Object,執行期上下文)AO活動對象。函數調用時候,執行前的一瞬間產生的,如果有多個函數的調用,會產生多個AO
- 生成AO對象:函數執行前的一瞬間,生成AO活動對象
- 分析生成AO屬性:查找形參和變量聲明放到AO對象,賦值為
undefined
- 分析函數聲明:查找函數聲明放到AO對象并賦值為函數體。函數名為屬性名,值為函數體;
如果遇到AO對象上屬性同名,則無情覆蓋
-
逐行執行。
案例說明
拿的是上文中的代碼示例。
-
第一步創建AO對象
AO{ }
-
查找形參和變量聲明放到AO對象并賦值為
undefined
;注意:
fun
函數里邊的b是未經var聲明的,所以是全局變量,不會被放在fun
的AO上。AO{ a: undefined,//形參a與局部變量a同名 c: undefined }
-
將實參賦值到形參上
AO{ a: 1, c: undefined, }
-
查找函數聲明放到AO對象并賦值為函數體,fun函數沒有函數聲明,所以忽略這一步。
-
函數執行之前的預編譯完成,開始執行語句
-
執行代碼
-
首先執行打印變量b,而此時
fun
的AO里邊并沒有變量b,所以會去GO對象里邊找,此時的GO對象b的值為10,所以第一行代碼打印出10; -
第二行代碼首先要看的是
b = 2
,然后GO對象里邊b的值就被改為2了。GO = { a : 1, b : 10, a2 : 20, function fun (a) { var a = b = 2; var c = 123; } }
-
然后b再賦值給a,變量a是屬于局部變量a,所以
fun
的AO對象里邊a的值被改為2。AO{ a: 2, c: undefined, }
-
接著下一個賦值語句是
c = 123
,所以AO對象中c的值被改為了123AO{ a: 2, c: 123, }
-
此時再執行
console.log(a)
的值就是AO對象里邊a的值 2;執行console.log(b)
的值就是GO對象b的值 2,至此函數fun執行完畢,緊跟著fun的AO也會被銷毀。
-
-
綜上所述,依次打印出來的值為:
1,undefined,10,2,2
。
總結
預編譯兩個小規則:
- 函數聲明整體提升(無論函數調用和聲明的位置是前是后,系統總會把函數聲明移到調用前面)
- 變量聲明提升(無論變量調用和聲明的位置是前是后,系統總會把聲明移到調用前,注意僅僅只是聲明,所以值是
undefined
)
預編譯前奏
imply global(暗示全局變量-專業術語)
即:任何變量,如果未經聲明就賦值,則此變量就位全局變量所有。(全局域就是window
,這里再一次說明了JavaScript是基于對象的語言,base on window
)- 一切聲明的全局變量,全是
window
的屬性;var a=12;
等同于window.a = 12;
(會造成window
這個對象特別臃腫) - 函數預編譯發生在函數執行前一刻(懶加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