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年中大促618之戰也正式打響。各大電商的促銷活動都在如火如荼進行中,除了比拼價格,物流也是各家電商要較量的一環。以往大家的認知是京東快,但是今年618,眾多消費者發現,京東物流有掉鏈子的跡象,天貓、蘇寧的物流時效和配送服務已經超過京東。
在物流時效性這塊,各家電商近年都在默默發力。尤其是阿里、蘇寧,這些年在科技投入、網點布局等方面都走在行業前列,物流時效進步也是十分明顯。

5月31日,蘇寧物流發布《618快遞時效地圖》。為了迎戰本次618,蘇寧物流體系從技術到服務都進行了升級,滿足用戶對于配送“快速”“準時”的訴求。蘇寧物流“當日達”服務已經覆蓋全國78城,可以實現“上午買下午到”服務;“次日達”服務完成317城覆蓋,“今天買明天到”不但覆蓋眾多一二三線城市,甚至阿拉善、烏海等越來越多的偏遠城市用戶也可以享受此服務。
從服務能力建設方面來看,依托分布式倉儲網絡和豐富的末端服務站點,蘇寧物流配送“半日達”、“次日達”、“準時達”等時效產品覆蓋范圍不斷擴張,以及持續開展的“如約送”、“延時賠”、“代客檢”、“準時取”、“送裝一體”、“代客修”等多樣化服務,也在為提升用戶服務質量助力。
雖然阿里的主場在雙11,但阿里對于今年618十分重視。旗下菜鳥網絡宣布,將用保障雙11的力度來保障此次天貓618大促,并推出七種“新式武器”,提升分揀、配送等物流環節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菜鳥在國內最大面積的保稅倉和海關聯手打造的“秒級通關”,讓海淘當日達成常態。在快遞最后100米,菜鳥驛站刷臉取件、免費保管、預約上門等多元服務齊上陣,將天貓618包裹按照消費者選擇的方式送達。
反觀京東,618大促前夕,京東物流突然提前宣布調整部分物流服務,涉及中小件業務、大件業務及冷鏈業務的倉配一體服務、攬配服務、TC服務等方方面面。比如,中小件業務商家直送入倉業務將于6月18日-19日暫停收貨;6月18日-20日期間,訂單出庫時效可能會有延遲,最晚不超過72小時;中小件業務出庫后配送時效可能會增加1天;6月18日-21日期間,攬收時效略有延遲;大件業務入倉時效可能增加2天,預計6月21日起恢復正常時效。
對于一向以快為標簽的京東來說,大促之前臨陣“示弱”,這顯然是很不正常的現象。有人分析認為,從這次618的表現來看,在物流時效方面,京東的優勢開始慢慢瓦解。這既有京東最近調整物流業務、取消配送員底薪造成人心浮動的因素,也有阿里、蘇寧不斷完善物流體驗的因素。一旦物流優勢不再,對于近1個月的618大促,甚至京東的長久發展都是個很大沖擊,一直以京東物流為傲的劉強東,還能好好過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