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外電報道,陷入困境的網約車服務Uber周四宣布,截至今年5月20日,Uber接單量已突破50億份。
創辦于2010年的Uber表示,該公司目前同時能夠接到156份訂單,幫助這家公司跨越了50億份的里程碑。創辦至今野蠻式的發展,也讓Uber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和全球最大的出行平臺。
Uber在業務上積極進取,不斷延展業務的廣度和深度,從最初的Uber Black高端打車服務,到新增Uber X平價打車、Uber Pool拼車,再到推出Uber Eats外賣服務,以及推進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但是因為忽略公司價值觀、文化環境方面存在的弊病和隱患,導致這家公司從今年年初開始便陷入困境。
在經歷“刪除Uber運動”、“性騷擾門”、盜竊Alphabet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子公司Waymo的1.4萬份機密技術文檔、非法獲取強奸案受害者醫療記錄、使用軟件躲避政府監管人員調查、首席執行官對專車司機爆粗口等一系列丑聞之后,迫于投資人壓力的Uber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在上周宣布辭職。
在決定辭職之前,卡蘭尼克本月初曾宣布無限期休假,把交給一個由14名高管組成的委員會負責管理。在卡蘭尼克宣布辭職后,Uber接下來肯定需要找到卡蘭尼克的繼任者,帶領公司走出當前的困境。除去沒有首席執行官之外,Uber當前的首席運營官、首席財務官、首席營銷官、技術主管等職位也處于空缺狀態。
業內人士當前還在關注Uber燒錢無度的問題。由于在全球市場擴張業務投入巨大,Uber的虧損相當嚴重。許多人預計,Uber未來還需要進一步募集資金。Uber上月底對媒體表示,該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營收為34億美元,較上年第四季度增長18%。除去員工的股票獎酬以及其他事務性支出,虧損為7.08億美元,較上年第四季度的9.91億美元有所收窄。Uber通過股權和債權已獲得了約150億美元的融資,目前手上只剩下72億美元現金。
網約車業務主要依賴于網絡效應,更多的乘客和專車司機能夠構成更有效的系統。與專車司機關系的不融洽,已成為制約Uber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此前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5.8%的Lyft專車司機對目前的職業現狀感到滿意,但是只有49.4%的Uber司機感到滿意。司機滿意度主要和收入有關系。根據市場調研公司Second Measure最新的統計,Uber今年5月在美國網約車市場的份額已降至77%,低于今年1月的84%。與此同時,Lyft的份額則上升至23%。
為修復與客戶和合作伙伴之間的關系,Uber在美國西雅圖、明尼亞波利斯和休斯頓三座城市的專車司機,從本月開始已能夠通過Uber應用收取小費。很快,全美其它城市的專車司機也將能夠通過Uber應用收取小費。
讓專車司機收小費也是該公司在6月推出的8項變化之一,目的是為啟動該公司稱為“180天變革”的倡議,從而修復自身形象。Uber表示,這一倡議旨在試圖為公司帶來“有意義的變化和改進”。Uber“180天變革”的首輪其它變化,還將包括增加專車司機的每公里收入,幫助支付增加的意外保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