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裝虛擬機
本次安裝通過http安裝,需要提前配置好本地dhcp服務,地址池設置如下:
1、virt-manager打開虛擬機管理器安裝base虛擬機
通過物理機http獲得鏡像
虛擬機內存設置512M,cpu1顆,硬盤20G
注意:建立512M內存的虛擬機,即僅安裝文本模式,安裝速度快
輸入虛擬機名稱,生成鏡像默認目錄:/var/lib/libvirt/images/
2、進入安裝界面
選擇英語語言和美式鍵盤
TCP/IP中ipv4中選擇dhcp,關閉ipv6
重新初始化所有磁盤設備
去掉system clock users UTC前面的*(中國時區是CST)設置上海時區并設定用戶密碼為westos
密碼強度不足,選擇user anyway忽略
Partition Type(分區類型)有三種:
Use entire drive #使用全部的磁盤;
Replace existing Linux system #替換現有的Linux系統;
Use free space #使用剩余空間
由于是全新安裝,三種任意均可
將存儲設置寫入磁盤
安裝完成后會彈出reboot提示,空格確定即可
二、配置base虛擬機
1、在虛擬機中:
1.刪除rule
cd /etc/udev/rules.d
rm -fr 70*
注意:若不刪除,當你的網卡啟動的時候這個udev規則文件會分配一個網卡名稱給你的網卡
2.關閉火墻
iptables -L #查看火墻狀態
/etc/init.d/iptables stop #關閉火墻
chkconfig iptables off #設置火墻開機不啟動
3.關閉selinux
vi /etc/sysconfig/selinux
SELINUX=disable
4.配置網絡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vi ifcfg-eth0
重啟網絡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拓展:
rhel6中系統腳本目錄/etc/init.d/,調用腳本管理服務
5.配置yum倉庫
使用物理機通過httpd共享的網絡yum源
yum clean all #清緩存
yum repolist #列出倉庫軟件總數
6.安裝常用工具
yum install vim lftp -y
yum install openssh-clients -y
7.更改主機名
vim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server1 #永久更改主機名為server1
8.配置本地解析
vim /etc/hosts
9.關閉虛擬機
poweroff
2、物理機中操作:
1.清除base緩存
virt-sysprep -d base
#拓展:
沒有命令時可以使用:
which virt-sysprep #查看命令的位置
yum provides */virt-sysprep #查看包含/virt-sysprep命令的安裝包
du -h base.qcow2 #查看文件大小
virt-sparsify –compress base.qcow2 new.qcow2 #壓縮base.qcow2為new.qcow2
2.刪除虛擬機管理器中的base
不刪除鏡像文件
注意:再次打開base虛擬機后,之前的設置會恢復,以base為母本制作的子鏡像將會失效
三、創建子虛擬機
1、創建子虛擬機鏡像
qemu-img create -f qcow2 -b base.qcow2 vm1
qemu-img create -f qcow2 -b base.qcow2 vm2
qemu-img create -f qcow2 -b base.qcow2 vm3
qemu-img info vm1 #查看vm1的信息
2、導入新建的子虛擬機鏡像到虛擬機管理器
選擇通過鏡像導入,選擇鏡像,os type選擇linux,version選擇redhat6.5(先選顯示所有系統,再選6.5)
內存設置1G,cpu1顆,名字與鏡像名字一致即可
3、配置子虛擬機
打開子虛擬機,更改IP和主機名,并重啟網絡,關閉虛擬機
依次配置完三臺子虛擬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