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資訊網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站

        魅族該交專利費,但高通專利初心是否被利益左右?

        魅族該交專利費,但高通專利初心是否被利益左右?

          近期,手機界鬧的沸沸揚揚的大事莫過于高通起訴魅族了,先是高通在6月24日發布聲明,宣布和魅族的專利授權談判失敗,決定正式起訴魅族。然后就是魅族在28日召開發布會,表明了魅族的立場——尊重知識產權,支持對使用他人合法、有效的專利應當支付合理費用,但希望談判是平等透明的,不能接受單方面的、不透明的商業要約。

          這次圍繞專利的糾紛,在業內激起了大范圍的討論,但我認為討論魅族該不該交專利費已經明顯失焦,因為魅族應該向高通繳納專利使用費是明確無疑的,稍有法律和行業常識,這個問題毫無討論的必要。

          現在其實應該關注的焦點是,高通被罰之后推出的新專利費計費方式是否依然在公平性和透明度上有改進的空間?專利保護的初心是保護創新者利益,但現在依靠專利阻礙創新的事件層出不窮,是否專利保護的立法初心已被謀求暴利者所錯用?中國企業如何在專利戰爭中獲得主動?理清這些問題,關系到整個國產手機產業的發展。

          冷眼看魅族高通專利費案

          魅族和高通專利費糾紛的基本事實很清晰,魅族確實使用了高通在通信技術上的專利,所以理應向高通支付專利授權費用。但雙方久拖未決,直至對簿法庭的關鍵因素,在于專利費收取的計算方式和金額有明顯的分歧。

          高通在和諸多手機廠商的專利授權交易中,都要求對方對交易細節保密,在和魅族的談判同樣如此,面對高通提出的專利許可條件和專利費計算方法,魅族認為很難接受,理由是這些收費都是不透明的。正是因為高通在通信領域的壟斷地位和“不透明”的談判方式,魅族認為高通在利用壟斷地位“漫天要價”,刻意制造專利授權信息上的不公平。

          在魅族的發布會上,魅族副總裁李楠表示:“魅族重視專利,愿意付費”,但也認為“高通作為一家美國公司,利用其自身在通信行業相關專利和產品的壟斷地位,所提出的有關專利許可條件和專利費計算方法,只是高通單方面的商業要約,不具備強制性。”

          而高通法律顧問給出的邏輯也很簡單,華為、小米等國內廠商都已經接受高通的專利授權條件了,所以魅族也應該無條件接受,否則就應該承擔法律后果。

          說白了,這是很正常的商業行為——兩家公司都在爭取最大的商業利益。高通擁有壟斷性的通信技術,自然希望能在談判中掌握定價權,也不希望各個手機廠商能互通有無,才能實現專利利益最大化;而魅族希望能夠通過談判,能夠以更優惠的價格獲得高通的專利授權。

          在雙方談判和協議無果的情況下,由法院來進行調解或者通過法律判定專利使用費金額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途徑。但在法院的訴訟和判決中,還是要回到專利授權費的計價方式和金額計算的原點。

          應尊重的是知識產權,而不是壟斷者制定的定價體系

          高通專利費收取方式存在爭議,這是由來已久的事情。2015年2月高通被發改委認定為壟斷罰款60.88億元,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是在于發改委認為高通利用了壟斷地位,在收取專利費的計費方式上不合理,并要求高通整改。

          我在高通被發改委處罰之后,曾撰寫文章分析過高通的計費模式不合理之處,因為高通之前是按照一部手機的最終零售價乘以相應的比例系數來計算專利費,而一部手機的成本構成中,通訊模塊和CPU只占其中一部分,本著使用多少專利付出多少費用的原則,高通的專利費應該是涉及到什么部件的專利,就按比例收取相應部件的專利費就好,至于我用更高檔的攝像頭或者超大容量的ROM產生的溢價,并不應該由高通來分享。

          發改委對此曾給出了明確的處理意見,高通整改后在計算專利授權費時按照售價的65%來做基數,這說明高通的專利定價體系并不是完美無缺,而是應該根據專利的實際貢獻和實際價值來動態修訂。高通之所以在專利費收取方面如此強勢,一方面是高通在3G、4G的技術研究上確實投入血本并獲得了相應的專利回報,但另一個方面也存在高通利用壟斷性的市場優勢來強壓手機廠商被迫接受的因素。發改委處罰過后,高通股價反漲,這說明從資本面和市場面來看,大家依然認為高通會利用壟斷賺取超高的利潤。

        魅族該交專利費,但高通專利初心是否被利益左右?

          幾大國際汽車巨頭在中國受到發改委的壟斷處罰之后,個別的進口汽車零配件價格甚至出現了70%的降幅,高通遭到處罰后,消減35%的基準售價折扣力度與之相比還遠遠不如。更何況3.5%和5%這兩檔專利授權費的收費比例,在智能手機產業整體利潤日漸微薄的今天也顯得越發突兀。

          我們應該尊重的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而并不是某個壟斷企業一家獨大后私自制定的知識產權定價體系。哪里有壓迫,哪里必然有反抗。當一家壟斷企業對于利潤的攫取超過某種忍耐度,反抗是必然的,即便不是魅族,也一定會有其他企業站出來對高通的專利費制度說不。這在以往音樂、電影等知識產權秘笈的領域都曾經發生過,結局大多以舊的壟斷集團被推翻而結束。

          在高通和魅族專利費糾紛案發生后,在一些評論文章里我看到一種觀點,不管客觀情況如何,魅族必須無條件地按照高通的報價單來支付專利費。我對此并不認同,高通的專利利益訴求需要尊重,但基于壟斷優勢而提出不合理的收費標準,手機廠商也可以通過商業談判甚至訴訟的方式,交由司法體系來綜合判定,這都可以在現行的法律體系下進行合理的博弈。

          這就像之前有過的國內高速公路收費案例一樣,當一條高速公路的已收費用已經遠遠超過投資額,并且已經給投資者帶來豐厚利潤回報之后,這條高速公路宣布還要延長20年的收費期限,而且高速費絲毫不降,當由合理年限的收費反哺投資者的正當商業行為變成某些某些壟斷企業赤裸裸的斂財行為時,盡管這已經被價格主管部門核準,消費者難道不應該勇敢去說不嗎?我們應拒絕暴力拒繳行為,但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和爭取利益是值得肯定的。

          專利保護的初心,是否被錯用?

          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專利糾紛才能夠得到公正和公平的解決。類似魅族和高通的專利糾紛,在科技行業可以說是屢見不鮮,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在以往對鼓勵創新起到了關鍵作用,但也不得不承認,隨著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和產品迭代周期的快速縮短,專利保護也存在對于專利持有者過度保護的客觀現實。

          在蘋果、三星、微軟、諾基亞這些國際巨頭以往的專利案件中,往往都是你用了我“通訊錄“的專利、他用了我觸控解鎖的專利,而我又使用了你手機拍照方面的專利,這種已經有悠久歷史的一些“古老“專利,現在依然在扮演著商業競爭對手之間相互狙擊的角色。

        魅族該交專利費,但高通專利初心是否被利益左右?

          涉及到芯片和通訊產業就更是如此,有一些公司憑著專利能夠長時間地“躺著賺錢”,從而讓他們失去了持續創新的動力,而一些難以繞過的底層專利,則成為了新進入的創新者難以邁過和回避的門檻,所以我們在尊重知識產權的同時,也應該去從頂層設計去考慮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和更新,來適應科技和生產力飛速發展的新狀況、新需求。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無論是產品還是技術,迭代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頻率越來越快,時代在飛速進步,而知識產權保護和專利方面的法規,也需要及時跟進、修正,只有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發揮專利對創新的鼓勵作用,最大地弱化其弊端。

          高通此次對魅族的專利費訴訟案,將對整個中國手機產業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我認為魅族一方面應該籌備資金來為法院判決結果做準備,但也應該拿出大量的實際數據和實例,來證實高通目前的專利授權費用因為借助了壟斷優勢,而導致專類授權費用過高。

          另一個值得商榷之處是,高通專利費的收取也應該考慮整個行業的利潤變化。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曾經舉過英特爾的例子,英特爾憑借自己在芯片行業中的壟斷地位,過去三五年利潤動輒在百億美元左右,而處于產業鏈下游的PC廠商全球前三名的同期利潤總和也只有數億美元,這說明在高度壟斷的市場中,處于壟斷地位的企業在利潤分配上具有明顯的控制權,這其實會對下游廠商的利潤和創新造成抑制和影響,而消費者也不得不接受壟斷者制定的高昂價格。

          現在高通在移動芯片中的角色和地位,其實與當年英特爾在PC時代是非常相像的。高通如果憑借專利優勢拿走了產業中高比例的利潤,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在利潤暴跌的情況下很可能會造成創新乏力的后果,這可能導致整個行業的衰退。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增速近兩年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們應該警惕上游企業在形成事實壟斷后對于利潤的盤剝和對于競爭對手的扼殺,應該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之外,對于自由競爭和新進入者創新提供好足夠的保護。

          中國企業要靠積淀突破專利關

          一個科技公司想要正常發展,專利的付費使用或者交叉授權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為什么專利訴訟案頻發的原因,這種訴訟也成了高科技公司常用的競爭手段,也是中國公司發展所面臨的一大困難。中國科技公司,在核心技術和基礎技術上普遍較弱,雖然近年在研發上的投入不斷提升,專利申請數量也逐步增長,但是專利的質量和重要程度都存在不足,很多關鍵技術專利都十分欠缺。

          從短期來看,中國公司想要有效突破專利困境十分艱難,大多只能花錢消災,拱手貢獻出相當一部分利潤作為專利費用。從現實角度來說,中國手機廠商應該有意識地把專利授權費當做常規性成本,我并不認同魅族高管在6月28日媒體溝通會上提出的專利授權費會推高手機價格、導致消費者利益受損的說法,為必需的專利和服務以合理的價格埋單,本來就是消費者和制造商為維護市場秩序、維系知識產權保護而應盡的義務,這不容推卸。

        魅族該交專利費,但高通專利初心是否被利益左右?

          但企業可以采用一些手段來爭取自己正當的權益不被過度侵害,在面對壟斷性專利談判時,可以嘗試采用聯盟的形式來加強談判的籌碼,這可能都不必局限于中國企業,只要對現有的專利授權費用有共同訴求的都可參加。實際上,魅族在這方面已有行動,去年底,魅族加入擁有近千項專利的“開發發明網絡(OIN)社區”,增強了魅族對抗第三方專利風險的能力。

          相比企業個體的抗爭,在立法層面應該對壟斷式的專利給予更多的限制,支持專利擁有方收取合理的費用,而不能因為其擁有其它廠商難以回避的專利集群,就可以漫天要價、而且不允許對方還價。我們應該通過更合理的法規和制度設計,讓壟斷者也有持續創新的危機感,讓新進入的創新者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

          從長遠來看,中國公司已經到了必須向技術創新轉型的時期,只有建立可持續的、有效率的研發體系,在必要時可以在研發和專利上聯合作戰,設立專利池,促進產學一體,才能在未來不在專利上處處受制于人。

          魅族和高通的糾紛遲早會完結,最大的可能是在法院的調節下,雙方在費用和附加條件上達成一致。也衷心希望通過本次魅族和高通專利費糾紛案例,從法律完善和頂層設計的角度有所升華,既考慮到保護專利擁有者的合理收益,又能夠保護其它企業的創新熱情和自由平等競爭權利,這需要從社會頂層的角度去平衡和判斷,而不是隨便聽取某個廠商的一家之言來做決定。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70288984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 杨幂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电影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91gav|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18|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免费香蕉|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小说|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成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影院老鸭窝|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热|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