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消息,“全面上云的拐點到了”,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在2019阿里云峰會上海站上提出,今年是從傳統IT向云計算全面轉移的分水嶺。阿里云將以“四張王牌”進入All in Cloud時代。

拐點之年
“全面上云是時代必然,今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拐點”,張建鋒表示,云計算作為一項新興技術,經歷過去10年的發展,已經在關鍵技術和應用規模上實現對傳統IT的全面超越,云、大數據、AIoT和移動化技術引領時代。
一個重要的信號,IDC最近發布的《全球云計算IT基礎設施市場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云上的IT基礎設施占比超過傳統數據中心,成市場主導者。
數據顯示,過去5年間,阿里云的核心基礎產品價格累計降低66%。以業內通用的TCO標準(即總擁有成本)計算,用云可比傳統IT節省一半以上的成本。
“四張王牌”
張建鋒表示,政企全面上云將經過基礎設施上云、大數據上云、云上中臺和云上智能四個階段。經過10年發展讓阿里云具備了“四張王牌”——飛天云操作系統、飛天大數據平臺、阿里巴巴雙中臺和智聯網AIoT,幫助政企客戶實現技術和商業的指數級增長。
其中,飛天是中國唯一自主研發的云操作系統,調度全球數百萬臺服務器,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數百萬客戶提供服務,包括中國80%科技公司與一半以上的上市企業;而飛天大數據平臺是當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計算平臺,可擴展至10萬臺計算集群等。此外,阿里巴巴AI服務的每日調用量已達百億次,服務全球近15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