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微信團隊在2019年微信公開課PRO智慧出行分論壇上透露了智慧交通最新數據:2018年微信支付出行行業交易筆數整體增長25倍,是微信支付增速最快行業。
根據微信團隊最新《2018微信數據報告》顯示,每個月使用微信搭公交地鐵的乘客比去年增加4.7倍,每個月使用微信高速出行的人數比去年增加6.3倍,城市交通正在變得智慧化。
微信支付行業產品運營部副總經理、微信大交通負責人徐曼麗表示:“微信支付要做交通行業的數字化助手,幫助交通行業實現數字化的科學管理及運營模式。”
公交出行一碼搞定,微信二維碼乘車覆蓋130座城市的8000條線路
掏出手機“嘀”一聲就能過閘,2018年在很多城市的公交、地鐵站十分常見。目前,微信二維碼乘車共覆蓋了超過130座城市的8000條線路。
“作為高頻剛需入口,公共出行的互聯網化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 微信支付交通出行行業總監胡慶華表示,微信支付和小程序不斷迭代的產品能力都將慢慢體現在公共出行上。
比如羊城通,通過建立以電子車票為核心的交易和流通體系,構建一站式支付+出行+生活新生態,實現公交服務轉型升級。掃碼乘車這一個環節,可以貫穿乘車全過程,公交、地鐵運營公司可以此帶動公共出行的生態服務。有了前兩步的鋪墊,商業轉化也水到渠成。公共出行領域的運營者們可以通過會員體系、生態合作、廣告投放和大數據應用等舉措,做大增量市場的蛋糕。
2秒無感通行,車主服務盤活城市交通
在高頻應用的停車場和高速場景,微信支付還推出了車主服務能力。用戶在微信上綁定車牌并授權開通免密支付,一次綁定,在所有支持這一能力的停車場、高速、加油站等和車相關的場景,通過車牌識別關聯到微信賬戶,直接開車駛離停車場即可,一下子把通行時間縮短到2秒內。
在活動現場,深圳機場、云南騰云公司分別分享了他們在停車場和云南高速應用無感支付的實踐。開通ETC+無感支付,“先通行,后扣費”,僅用2秒就能快速通過云南高速,讓一機游云南也變得順暢起來,也讓停車、汽車養護、服務區會員體系等周邊場景都順暢起來。在交通保險領域,中國人保推出的拇指理賠小程序為例,用視頻查勘流程,一年間微信處理案件數量增長了5%。
車主服務將一個個孤立的人流、車流,轉化為可視化、可分析的信息流,形成一個統籌管理、精確到人的交通出行網絡,也將進一步催生多元化的運營模式。“我們希望通過車主服務把用戶、商戶、服務商連接起來,這比傳統掃碼更有優勢,” 微信支付交通出行行業總監王宇西在現場表示,“未來,微信支付還將推出更多能力,以出行為核心,連接各行各業,實現行業間數據的共享和應用,用連接和服務體現智慧交通的價值。”
交通服務升級,要輕快,更要內部暢通
交通要變得更智慧,交通服務輕、易、快必不可少。近兩年來,小程序在最合適的出行場景以最高的效率提供了用戶最需要的服務,促進交通行業交易增長14倍,月存留超過54%。
以超過1500萬用戶在使用的車來了小程序為例,日活用戶數超過130萬,月新增超過200萬用戶。秘訣就在于應用專業數據算法,提升出行效率,并為各種遞進式服務打下好基礎。未來,小程序還在不斷進行服務升級:從強化入口、拓展場景、服務可用、安全性能、到商業延伸,小程序將在人出行的場景下,讓服務入口一直就在身邊。微信開放平臺高級產品經理蘇暢表示:“小程序要在最合適的出行場景,用最高的效率,為用戶提供服務。”
交通企業內部則能夠利用企業微信則以高效協同內部職工,并讓外部乘客也主動參與到運營管理中來,讓交通服務的內外部全流程順暢流轉,實現快速觸達、應急處置、實時調度、水印加密等能力,雙閉環協同調度,并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增加安全監督入口,讓每個乘客都能成為安全監督員。
“未來的交通出行方式,沒有獨立存在的組織或個人”, 企業微信交通行業總監趙林稱。智慧交通的升級必然是各行業無縫對接,交通樞紐綜合運營,最終實現全社會的節能減排、提效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