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消息,今年5月份,世界衛生大會最新修訂《國際疾病分類》,“游戲障礙”成為新增疾病,被納入“成癮行為所致障礙”疾病單元中。而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12月,我國網絡游戲用戶規模已達4.84億,12歲~16歲青少年是網絡成癮的高危人群,我國游戲成癮患病率已達27.5%。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游戲成癮并不代表就是“游戲障礙”,世界衛生組織對“游戲障礙”有非常嚴格的定義:對游戲行為的開始、頻率、時長、結束、場合等失去控制;游戲優先于其他生活興趣和日常活動;盡管已經因游戲產生負面后果,但依然持續游戲甚至加大游戲強度。另外,上述3個基本特征需持續至少12個月以上才可以認定為“游戲障礙”。
通過上述的定義可以看出,在生活中“游戲障礙”患者還是比較少見的,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畢竟我國游戲成癮患病率已經非常高,在青少年群體中尤其突出,如果任由青少年玩游戲成癮,未來“游戲障礙”人數將不可想象,那么如何治療青少年游戲成癮呢?
對此,中國青年網及多家媒體指出,預防游戲成癮,家長要把好第一關,在生活中家長需要以身作則,不能沉迷游戲,另外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其次,游戲廠商必須要承擔社會責任,應推出游戲防沉迷模式,限制用戶長時間玩游戲。學校教育方面,學校應做好教育工作,引導青少年科學上網,適度娛樂。那么,你玩游戲有沒有上癮呢?你認為預防游戲上癮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本文編輯:胡庚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