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2018騰訊云+未來峰會在廣州召開。在互聯網專場上,騰訊云互聯網行業總經理魏偉發表《生于互聯 更懂智聯》主題演講,介紹了騰訊云在互聯網行業的進展和行業案例落地情況。魏偉在演講中提到,目前騰訊云在電商、物流、出行、旅游、泛娛樂、手機六大垂直領域推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依照客戶的具體業務場景不斷拓寬新產品的能力。騰訊云是開放的平臺,也是連接的平臺,未來我們不僅僅只是輸出騰訊云內部或騰訊內部的技術能力,也希望可以跟更多業界的合作伙伴在生態、產品、技術上有更多的合作。

騰訊云互聯網行業總經理魏偉發表演講
從城市的交通到進入千家萬戶的智能家居,再到各種刷臉的入園入住,以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開始不斷影響各行各業。魏偉表示,騰訊云自正式對外開放以來,覆蓋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從出門打車到共享單車,生鮮水果的購買,包括景區旅游、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接下來騰訊云會繼續努力提升產品和能力,一方面,更好服務于我們的客戶。另一方面,希望與合作伙伴打造一個合作共贏的生態環境,加速整個行業和社會的科技進步。
演講全文:
主持人:歡迎大家,也歡迎各位來賓。從Pony昨天說的三張網,智能互聯網、智能物聯網成為時下最重要的領域,給我們都帶來了哪些改變,騰訊云又有哪些解決之道?接下來有請騰訊云互聯網行業總經理魏偉先生給大家帶來《騰訊云互聯網行業解決方案》的分享,有請!
魏偉:各位來賓上午好,我是來自騰訊云互聯網行業的魏偉,今天由我給大家做匯報和分享,關于騰訊云在互聯網行業的進展和行業案例落地的情況,這也是我們過去一年多工作思考的總結,也希望跟在場各位做一些技術上的分享和探討。
這是昨天主會場由騰訊研究院和騰訊云一起聯合發布的《用云量和數字經濟發展報告》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云市場還是處于一個高速爆發的增長期,而在2017年,整個用云量來說,年化增長率是133.1%,在過去一個季度,也就是2018年的Q1,增長速度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達到138.6%,我們互聯網行業作為云計算最早落地的行業,也是云計算用云量消耗最大的行業,整體占比達到79.1%。總結來說,互聯網行業是當今云市場里面的大頭,占將近80%,而騰訊云在互聯網行業過去一年取得了蠻不錯的成績。我們不僅在增速上遠超其他廠商,而且我們在頭部客戶的份額也高于友商。接下來想跟大家分享我們在客戶場景里的案例。
騰訊云自從正式對外開放以來,服務了大量的客戶,包括生活方方面面的客戶,比如從出門打車到共享單車,從綜合類的到特價類的購物到精品女裝的購買,甚至生鮮水果的購買,包括景區旅游、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到我們出去找一個吃飯的地方,找一個酒店,從我們聽音樂、追劇到學知識,甚至是開店做生意,這種場景的方方面面都覆蓋到了。再次感謝客戶和合作伙伴對我們的支持,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努力提升產品和能力,幫助我們的客戶更好發展。
過去的2017年是整個人工智能技術大爆發的開始,從城市的交通到進入千家萬戶的智能家居,再到各種刷臉的入園入住,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開始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我們會覺得,在2018年會有更多的變化和落地的案例產生。根據第三方報告,在2018年75%的開發者會在更多的商業應用中加入人工智能的技術,在2019年,100%智能物聯的項目都會引入人工智能的技術做支撐。以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開始不斷影響各行各業,也在不斷突破和創新。
在這個趨勢之下,騰訊云已經做好準備,騰訊云全球骨干網絡的連接,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了高質量、大帶寬、低延時的全球網絡互聯能力,包括我們在基礎技術和AI技術的投入,以圖像為核心的優圖實驗室,還有以算法為核心的AI Lab,以語音為核心的微信語音團隊,包括最新組建的機器人和量子實驗室,投入前沿科技領域,應對行業接下來新的發展趨勢。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儲備和準備,也希望接下來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案例。
過去幾年騰訊云在互聯網行業,我們在不斷聚焦、深耕,依據客戶業務場景推出產品及方案,除了在市場份額和客戶服務上的提升,我們也積累和輸出了基于實踐經驗總結的100多個行業技術方案,所以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實際產品方案和案例。
首先,在電商領域,在過去一年里,我們產品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從基礎層到平臺層到業務層,提供了一系列的技術產品。在數據上來說,有很多頭部的電商客戶已經全部遷移或產生在整個騰訊云上。比如我們服務的一家頭部電商,在它過去一年的業務增長超過了30倍,面對這種客戶業務場景爆發式的增長,我們也做了大量的支撐工作,在4個月的時間里,幫助客戶把底層資源提升了700%的增長,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智能推薦、人臉合成等。
在物流領域,除了基礎能力我們也結合LBS、IoT和圖像識別能力,輸出了更多場景化產品,例如,OCR運單識別,,三個小時能識別出2000萬張手寫運單,如果換成人工錄入和手寫輸入,所花的時間不可想象。在物流企業還有大量的倉庫,在智能倉儲的方案里,結合IoT能力,將倉庫出入倉的管理,車輛的軌跡調度,包括結合WMS系統做整體信息的同步,整個效率會提升3-5倍,而且已經為不少的物流企業在提供這個方案的服務了。
在出行領域,基于頭部客戶場景化的需求,我們也在不斷豐富我們的產品矩陣。比如摩拜單車,它從開始就一直在騰訊云上,我們基本是全鏈路服務整個摩拜單車,從前端的掃碼、開鎖、解鎖到車輛的定位、路徑規劃,再到后臺大數據的分析管理。摩拜單車每天三千萬的訂單系統都跑在騰訊云上,這也是騰訊云作為連接,在出行行業最好的詮釋。
與此同時,我們也將這些積累下來的經驗復制到了出行領域更多的客戶上,像分時租賃的客戶、網約車的客戶,為客戶在出行領域的體驗提升助力更多技術。隨著智能出行領域各種智能方案的落地,我們也相信這方面的創新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案例,如,車輛的智能調度、乘車的安全,這是最近大家熱點討論的話題,我們也在不斷加強這方面的產品和技術能力的輸出。
在旅游領域,我們是以最快的響應和支撐來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這個領域很特殊,除了平常日之外,在節假日會面對一些更有挑戰的問題,比如在國慶、五一、春節的時間,他們對云資源會有非常大的彈性需求,我們基本在每個節假日,都滿足了旅游類客戶3-5倍突發的增量增長需求。同時,現在旅游領域,出海也是比較大的熱點,我們在出海,甚至是幫助客戶在精細化運營上,也做了大量的投入,在全球的基礎資源和大數據、AI方面,也助力很多旅游客戶在順利出海,高效運營。
在智慧景區,我們現在跟驢媽媽也在深度合作技術方案,在刷臉入園、安防監控、電子導覽方面做深度的探索與合作。
還有一些,結合智能客服、語音識別等AI能力的智能化運維方案,也在陸續推出。
接下來講一下泛娛樂的領域,騰訊是作為社交和文娛起家的公司,我們在這方面是有天然優勢的,其次,我們也很重視文娛和內容行業。騰訊云在技術能力上,不僅僅是在CDN、存儲、視頻點播、直播方面的能力在加強,同時,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能力提升,在大大降低客戶運維成本的同時,也能讓客戶關注自身業務的發展,為客戶自身贏得更多的市場與機遇。隨著在文娛行業里快速多樣化的發展,我們也在國際化、內容的延伸,還有版權合作,包括市場營銷上做更全面的布局合作,助力更多文娛類客戶的業務發展和國際化戰略。
最后一個領域,想講一講手機。這算是我們過去一年做得蠻不錯的領域,基本所有的手機客戶都跟我們有合作,而且是比較深度的合作。在技術層面,不僅僅是應用市場的下載分發,還有手機商城的混合云,從底層的GPU到上層運用的相冊,以及從相冊延伸出來的一系列AI場景,我們都在不斷合作與拓展,也在幫助手機的客戶迎接它用戶的高峰。舉個例子,像今年年初,大家知道手機領域里面,應用商店的下載,會在幾個Top級APP出現更新時有大爆發,在今年的4月25日,Top比較火的APP,比如像吃雞、王者榮耀、微信,同一年都迎來了大版本的更新。我們好幾個客戶應用市場的帶寬在半個小時之內,就從500G常量的帶寬,飆升了8倍的帶寬,而我們通過自身的CDN能力和調度,順利幫助客戶應對突發性大版本,大的頭部APP更新帶來的突發。
這些場景,其實僅僅是我們服務的手機客戶的縮影,我們一直在根據客戶的業務場景需求不斷摸索,比如我們結合手機客戶的APK分發高一致性的需求,在CDN上,還有存儲之間,啟動了文件一致性的全局對比方案,最大程度保障交付到最終客戶每一個APK文件都是原廠文件,避免APK被挾持,提升用戶體驗,降低用戶和手機客戶自身的損失。
這些都是我們陸陸續續在幾個大場景里的案例和實踐。
最后我想說,騰訊云是開放的平臺,也是連接的平臺,未來我們希望不僅僅只是輸出騰訊云內部或騰訊內部的技術能力,我們也希望可以跟更多業界的合作伙伴在生態、產品、技術上有更多的合作。一方面,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客戶,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打造成一個合作共贏的生態環境,加速整個行業和社會的科技進步。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謝謝大家!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