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歧視一直是職場中一個敏感的話題,小到求職者的年齡、外貌,大到學歷、婚姻等都與職場歧視有著牽扯不斷的關系。2017年下半年,多家知名企業連續被曝光存在職場歧視嫌疑,再一次引發了全社會對此話題的關注。無憂精英網近期針對職場男女在職場中遭遇的職場歧視現象展開了調研采訪,調研主要集中職場歧視現狀,軟性歧視,以及遭遇歧視后的應對辦法展開。此次受訪者共計3514人,男女比例各半,其中基層管理人員與中層管理人員合計占比66.68%。
職場歧視現象普遍,新聞報道只是冰山一角
在這次調研采訪中,有69.32%的受訪者本人或是親朋好友都曾遭遇過職場歧視,僅6.77%的人沒有經歷或聽聞過職場歧視。職場歧視現象的存在已經不再是一個熱點事件般的帶有偶發性。相反的,在不知不覺間,這種現象已經在企業中惡性蔓延。尤其在外資企業職場歧視發生的比例高達32.64%,合資企業緊隨其后占據28.17%的比例。

面對職場歧視,男女憂慮各不同
在對求職男女分別進行的調研中發現,年齡歧視與外貌歧視是職場女性深為憂慮的,但卻遠不如性別歧視更讓她們擔心,對性別歧視的擔憂占比50.54%,穩居前列。這與多數企業依然對女性持有錯誤的觀念脫離不了關系,錯誤的認為女性不夠理性、能力不如男性、生育會影響公司業務等,因此這些企業在招聘時往往會有意的對女性抬高門欄或是設定同崗不同酬的不公平待遇。

而男性受訪者在求職時面對職場歧視,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恐懼點,但卻是呈現出憂慮多壓力大的特點,年齡歧視在此次訪問中占比最高達到34.21%,但地域歧視、健康歧視、外貌歧視等數據緊隨其后,占比幾乎不相伯仲。企業在招聘時對年齡設限,企業只招收本省或者本市的從業者,通過重重面試卻最終在體檢后被企業拒之門外的事件與新聞近年來層出不窮。甚至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傾向聘用外貌條件優秀的求職者,讓許多職場男性對外貌的憂慮甚至超過了學歷。
防不勝防,工作中也普遍存在軟性的歧視現象
有很多人認為職場歧視現象只發生在求職招聘中,但本調研發現公司內部軟性的職場歧視也很普遍。有48.49%的受訪者認為目前的職場圈有背景的同事快速升職已成為職場里最常見的軟性歧視,許多有能力有抱負的員工深受其害。有46.24%的受訪者經歷過被領導排斥,被同事排擠的占比31.16%,職場工作中遭遇的歧視并不比求職時的遭遇來的輕松。
遭遇職場歧視難以得到保護,大眾期待有法可依
不論是求職還是工作,都可能面臨職場歧視的考驗。但在遭遇職場歧視后該怎么辦?表示直接找單位理論討個說法或直接向相關機構反映的受訪者合計不到半數。受歧視者更愿意理性的反思自身原因,而這種應對方式的原因竟是因為不知道該向誰申述歧視現象,同時為了保住飯碗,在強勢的單位面前只得忍氣吞聲。

職場歧視給人心理壓力,限制了公平健康的職業發展。無憂精英網首席職業發展顧問趙爭女士指出,職場歧視是客觀存在的現象,每個人都可能受到別人的歧視,也可能有意無意的助推了歧視。從我做起,以更多元的價值和角度去看待世界和人,更多些包容心和同理心,不做歧視的推手。期待政府和職能機構能夠在頂層設計上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設立專門的維權機構保障勞動者權益。同時,企業作為用人的主體,加強制度、文化等小環境的建設,為員工創造公平健康的工作氛圍。
關于無憂精英網
無憂精英網是“前程無憂”(NASDAQ:JOBS)整合多重優勢資源為職場精英打造的職業發展平臺。
無憂精英網資深職業顧問和獵頭匯集行業知名企業高薪職位,為精英提供職業發展建議和更好的工作機會。同時,基于名片和海量數據的企業組織架構搜索為精英提供準確有效的商務人脈地圖,通過線上遞名片的全新模式,快速建立關系、挖掘機遇、拓展社交圈。
秉承“遇見更好機會,成就極致人生”的核心理念,整合最前沿的移動互聯網技術,無憂精英網為職場精英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職業發展服務。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