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關注的蘋果秋季發布會如期舉行,并帶來了三款全新 iPhone,其中 iPhone 11 Pro 系列首次搭載三攝,但由于三款新 iPhone 均不支持 5G,不免讓很多果粉感到有些失望。
對此,蘋果 CEO 庫克給出的說法是,無論基礎架構還是芯片都還沒有足夠成熟,不足以推出一個高質量的產品。5G 的潛力是巨大的,但目前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而這與百度CEO李彥宏的觀點不謀而合。在今年兩會期間,政協委員李彥宏提到,5G的普及還需要幾年時間,雖然現在不知道具體發展方向是什么,但很多人、很多應用都會從中受益。
也正因為此,李彥宏帶領百度已經開始悄悄布局5G,并聯合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融合百度的AI能力,幫助加速5G的全面普及。

去年6月,百度就與中國聯通成立“5G+AI聯合實驗室”,聯合開展5G試驗。9月,百度又與Intel共建“5G+AI邊緣計算聯合實驗室”,打造OTE(Over The Edge)-5G邊緣計算平臺。后續,百度又先后與移動、電信等達成合作,喜提三大運營商,全面布局5G。
“5G+AI”的協同發展其實是李彥宏更為看重的。其原因在于AI與5G相輔相成,5G為AI提供一個隨需而變的網絡,AI讓5G變得更加智能。可以說,借助于 5G 的發展,AI 也將翻天覆地。
那么如何抓住5G的風向,是所有以AI技術為重的企業當下的關注焦點,作為國內AI技術最為頂尖的幾家企業之一,李彥宏帶領的百度已經進行了全方位的布局。
在今年的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宣布成立AI邊緣計算行動計劃。據悉,為加速AI能力在邊緣計算的場景應用,加深AI與5G、邊緣計算相互賦能,該行動計劃由百度聯合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興通訊、愛立信、Intel、浪潮、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等合作伙伴共同發起,旨在凝聚行業資源、推動和促進產業合作、催生和加速行業應用創新。
5G還將重塑個人云服務的核心價值,百度網盤將從工具升級為個人云服務操作系統,并通過IoT與萬物互聯,如打印機、路由器、汽車、智能家居等;百度地圖也已經在探索5G通信技術條件下的高精度定位、多圖層精細渲染、免喚醒語音交互以及智能城市交通體系等多個技術領域;而在硬件方面,百度發布了“百度昆侖”與“百度鴻鵠”兩款AI芯片,初步解決了5G時代人工智能所需的算力問題。
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更加龐大的數據將會為AI技術的成長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地。基于此,百度大腦5.0正式發布,在算法突破和計算架構升級的基礎上,實現AI算法、計算架構與應用場景的融合創新,百度大腦成為“軟硬一體的AI大生產平臺”,加速產業智能化。
可以看到,面對5G,李彥宏不僅走在了行業前面,更是帶領百度在算法、芯片、邊緣計算等多個方面進行布局,借助5G網絡能力,未來百度也將有更多的人工智能產品落地,并持續引領行業的進步。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