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資訊網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站

        5G時代 諾基亞能否“王者歸來”?

          雖然此前諾基亞在智能手機時代遭遇了挫折,2013年將手機業務也賣給了微軟,不過“諾基亞”手機品牌還是保留下來,而從2016年底開始,諾基亞授權HMD Global Oy重新以“諾基亞”的品牌生產和銷售智能手機,很快也在市場了取得了不錯的表現。

          諾基亞公司本身也因為退出了手機市場,也因此得以更加專注于通信設備和無線技術。雖然在3G、4G時代,諾基亞的電信業務出現了持續下滑,但所幸的是,諾基亞在5G領域早就有了深度布局,而隨著5G時代的來臨,再加上其最大競爭對手華為遭遇美國與其盟國的持續打壓,諾基亞能否在5G時代實現“王者歸來”?

          諾基亞欲靠5G翻身

          現在的諾基亞主要由兩個部門構成,一部分是諾基亞創新科技(Nokia Technologies),主要是從事新技術研發、專利授權、數字健康等。另一部分則是諾基亞通信技術(Nokia Solutions and tworks,NSN),主要客戶是全球的電信運營商,為他們提供基站、通信設備等產品,進行5G網絡技術研發,約占公司營收的 90%。

          而為了扭轉此前在3G/4G市場的下滑之勢,抓住即將到來的5G市場機遇,諾基亞很早就通過一些列的并購與成立合資公司,展開了布局。

          2013年,諾基亞全盤收購了西門子持有的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2006年,諾基亞和西門子合資成立了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

          2015年4月,諾基亞以156億歐元收購電信設備廠商阿爾卡特朗訊。這項交易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交易,新公司仍采用了諾基亞品牌。收購完成之后,進一步加強諾基亞在通信設備市場的地位。

        5G時代 諾基亞能否“王者歸來”?

          2016年2月,諾基亞收購了加拿大網絡安全軟件公司Nakina Systems,進一步加強諾基亞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地位。

          2017年5月,諾基亞與中國華信郵電經濟開發中心(以下簡稱“中國華信”)簽訂協議,將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與諾基亞中國業務整合,成立了新的上海諾基亞貝爾公司(諾基亞持股50%+1股),新公司也是國資委直屬央企中唯一的合資企業。諾基亞貝爾股份在中國建立了6家研發中心,其中杭州研發中心就將近3500人,6個中心有近1.5萬人,這幾個研發中心最近幾年全力發展5G技術,取得了不少成果。也為后續諾基亞在中國5G業務的順利開展埋下伏筆。

          諾基亞5G業務進展迅速

          自去年以來,諾基亞更是在5G市場斬獲,慢慢讓另外兩級通信行業巨頭華為和愛立信都感到了壓力。

          在美國市場,去年7月,諾基亞與美國第三大運營商T-Mobile簽署了價值35億美元、為期數年的5G網絡合同,該金額是全球迄今為止有關5G產業中最大的一筆交易;去年8月,諾基亞與美國第一大運營商Verizon首次將3GPP新空口 (NR) 5G信號傳輸至移動的車輛中;去年9月,諾基亞成為美國第二大運營商AT&T的5G部署項目主要供應商之一(還包括三星和愛立信);隨后,諾基亞還攜手美國第四大運營商Sprint在美國首次通過雙模Massive MIMO技術進行5G NR連接現場演示。

          在中國市場,去年11月,諾基亞與中國三大運營商簽署框架協議,總價值超過20億歐元。今年2月,中國移動已經公布了2019年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范工程無線主設備租賃單一來源采購結果,首批采購的500個5G基站中,諾基亞也拿下了30站。

          在日本市場,去年1月,諾基亞也正式與日本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簽署了一項重大的5G供應協議。根據協議,諾基亞將為DoCoMo建設5G無線通信基站。而DoCoMo擁有日本接近一半的移動用戶。

          在諾基亞的大本營芬蘭,瑞典電信公司Telia是獲得5G牌照的三大運營商之一,諾基亞正與其合作在芬蘭測試5G。

          根據諾基亞的財報顯示,前三個季度虧損7.52億歐元,虧損額度降低,要知道去年同期虧損高達10.78億歐元。而諾基亞最新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計算,凈銷售額為68.69億歐元,同比增長3%,凈利潤為1.93億歐元,同比扭虧為盈(上年同期凈虧損3.86億歐元),而且所有五條業務線的銷售額均同比增長。全年股價也飆升了近30%。

        5G時代 諾基亞能否“王者歸來”?

          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個季度全球電信設備市場,華為以28%的份額穩居榜首;諾基亞以17%的份額緊隨其后;愛立信為13.4%,位列第三。

          競爭對手受打壓,諾基亞、愛立信獲益

          雖然目前華為5G技術在全球市場具有較大的領先優勢,但是在海外市場的擴展受到了較大的阻力。此前,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都已宣布禁用華為5G設備,此外日本、挪威、英國電信等也都曾傳出考慮禁用華為5G設備的消息。這也使得電信市場的第二大巨頭諾基亞得以坐收漁人之利。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諾基亞能夠順利在美國市場斬獲5G大單,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正是由于華為這個最強的競爭對手的缺席。近年來,華為的電信業務一直無法進入美國主流運營商市場,只能被迫被轉向美國小型、農村地區運營商市場,在整個美國市場份額已不足1%,而現在美國似乎又要全面禁用華為電信設備。

          此外,去年澳大利亞在宣布禁用華為5G設備之后,轉而與諾基亞、愛立信展開了合作。今年1月,澳大利亞運營商Optus宣布,已使用與諾基亞聯合開發的室內5G客戶終端設備(CPE),成功完成基于60MHz頻寬3.5GHz頻譜的5G數據通話。

          去年9月9日,韓國移動運營商——SK Telecom,KT和LG Uplus表示,采用中國華為制造的主要5G設備的可能性不高,因為對安全的擔憂持續存在風險。轉而選擇了三星電子、諾基亞和愛立信作為其5G設備供應商。

          近日,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稱,加拿大政府將宣布斥資4000萬加元(約合2.04億人民幣)與諾基亞在該國開展5G通信網絡研究。

          諾基亞的5G專利布局

          諾基亞的5G技術的全球專利布局始于2013年,近五年來,諾基亞全球5G專利申請量增長很快。根據今年1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通信企業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最新排名》顯示,諾基亞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超過1471件,在所有通信廠商當中排名第二,占比13%,僅次于華為。足以顯示出諾基亞在5G領域占據的主導地位。

        5G時代 諾基亞能否“王者歸來”?
        5G時代 諾基亞能否“王者歸來”?

          自2012年11月,諾基亞開始參與歐盟2700萬歐元的大型科研項目METIS,就開始籌謀研發5G技術,并在2013年開始針對5G技術進行專利布局,這與其轉型時間完全匹配。由此可見,諾基亞雖然放棄了手機業務,但依舊專注于通信技術研究,具有足夠強大的專利布局意識與能力,保障其在5G專利上的強勢話語權。

          從廣義上來說,5G相關專利技術可以被分為無線電前端/無線接入網絡、調制/波形以及核心分組網絡技術三大類。作為電信網絡設備供應商,數據顯示,諾基亞在各技術分支中均投入研發且相對比較均衡。由于諾基亞相關專利申請量在近4年才進入了飛速增長期(約占全部專利申請量的73%),因此,大部分申請現處于在審階段,而其他已結案件基本已獲授權,表明其專利技術價值較高。

          數據顯示,諾基亞在5G領域的核心專利申請中,歐洲地區以接近47%的專利申請量穩居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其總部位于芬蘭),美國、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占比均為20%以上,僅次于歐洲地區。這說明諾基亞也非常看好美國及中國市場的發展。尤其在中國(占比22.8%),諾基亞公司于2013年早早地開始了5G專利布局,為其爭奪中國市場進行了鋪墊。可以說,諾基亞在中國的專利布局兼顧了時間和技術范圍等多個維度,創造了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專利競爭優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在5G專利領域的優勢地位,去年8月,諾基亞公司宣布針對5G NR(5G NR為5G通信技術的一個分支)設備收取5G相關專利費的上限為3歐元。相較其他高通、愛立信等專利持有公司的收費標準,諾基亞的5G專利費相對較低。

          小結:

          總的來說,2013年諾基亞出售手機業務,雖然結束了其功能機時代的全球霸主地位,但從諾基亞近幾年的發展及上述專利分析不難看出,諾基亞正因為放棄了手機市場,也得以更加專注于通信設備市場,而憑借其強勁的技術研發實力和周密的專利布局,諾基亞或將在5G時代實現華麗的轉身。雖然目前華為在5G領域擁有技術與市場的先發優勢,但是目前其5G業務在海外市場的拓展遇到了較大的阻力,而5G的大規模商用仍有數年的時間,未來華為在通信設備市場的第一寶座或將面臨諾基亞的有力挑戰。

        5G時代 諾基亞能否“王者歸來”?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70288984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欧美XXXX黑人又粗又长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麻豆|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laowang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无码| 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你懂的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臀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精品成人无限看| 亚洲欧美国产∧v精品综合网|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乱黄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主播 |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三级午夜电影| 99热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8|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麻豆精品入口在线观看| 精品午夜国产人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