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準備寫一個非常詳盡的答案,但是查了查資料發現想全部表達,簡直可以寫一本微型計算機簡史了,于是TODO里面加上寫本《微型計算機簡史-果粉觀點》,感謝劉韌大哥的激發。我先做一個簡單回答。
1、IBM是PC的發起者,但是PC行業的實際領導者是微軟。Gates當年有一個巨大無比的Vision,叫做人人桌面上有個電腦,現在已經實現。我覺得以Gates的想象力,已經沒有Vision了,所以行業停滯不前。
很多人以Gates為神,但是我認為微軟是一個Vision有限,市場份額為王的公司,這樣的公司適合守業,不適合開拓。舉例說明,Netscape最早做瀏覽器的時候,微軟不為所動,但是大火后,微軟成功超過。再有一個很好玩的例子是,Jobs被趕走后,10來年,幾乎每年Mac都升級大版本,我認為蘋果是有產品文化的,不是市場份額動物。而微軟在IE6獨攬天下以后,不再更新,甚至解散開發團隊達到三年之久,直到Firefox達到將近10%市場份額的時候,才重新組建IE團隊。這充分說明微軟是市場份額動物。
2、一般人從Jobs第二次回到蘋果開始了解Jobs,認識多有偏頗。不知道他當年創建的蘋果,是個人電腦行業的真正發端(使這個行業形成,而不說是第一臺),不知道當年Apple II有多么普及。也不知道Mac在1985年的體驗,跟1995年PC上的Windows都可以說更好一些。一般世人詬病Jobs的Mac也抄襲自施樂實驗室。但是我愿意把Jobs比作盜火者,他把科學家的玩物帶給了世人。如果你看過1984年的Mac和1985年的windows 1你就明白Jobs說微軟一直在向他學習是什么意思了。實際上微軟在1995年才跟上了1985年的Mac。
3、Jobs離開蘋果創建的NeXT一直被業界低估,但是你仔細研究歷史就會發現,WWW的創始人Tim Berners-Lee發明WWW就是在NeXT上。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這是一個巧合,我以前也不會特別把這個當作一個要點。但是當對Cocoa也就是目前iOS的開發框架了解后,我才知道它來自于NeXT當時做的面向對象UI庫,NeXTSTEP,這個東西當年的水平,放到現在也是不可小視的。事實上,Tim Berners-Lee應該不是一個開發高手,在1990發明WWW時,PC上的開發工具還非常簡單原始,面向對象用的人很少(Turbo C++ 1990年才發布)。而如果你把NeXTSTEP和Turbo C++比較的話,簡直一個就是宇宙飛船,一個就是拖拉機。
4、Jobs回到蘋果的時候,提到他在施樂學到的其實是三樣東西(圖形界面、面向對象和網絡)。大多數人把Jobs的兩次蘋果經歷割裂來看,我認為其實是統一的,表面上他第二次回來,重點不在Mac上,在iPod,后來在iPhone和iPad。這其實是外行觀點。本質上,iPod/iPhone/iPad都是計算機。Jobs的Vision,雖然可能沒有說清楚過,但是我認為從第一次蘋果時代到第二次蘋果時代,都沒有改變。就是把從施樂盜來的火,分享給大眾。細節點說,就是生產更好用,更容易使用的電腦。
5、蘋果的Vision現在是什么?我認為是移動互聯網改變世界。iPhone已經做到了,我們不多提了。我想單獨提iPad。iPad是功能和用戶場景最接近個人電腦的東西,一般人在個人電腦上的90%的操作,在iPad都可以完成。剩余10%并不是iPad的缺點而是優點。
當我給1歲半的女兒一個iPad,然后她在完全沒有指導的前提下,玩了幾天就會玩,玩到現在完全自得其樂。我得到的體會是,iPad砍去了一些功能,但是得到了更多,它成為了一個任何人都能學會的電腦。孩子可以學會,老人可以學會,人人可以學會。這樣人類就從gates的一個桌子上一個電腦,輕松的進化到了,每個人手里一個電腦。對于一個五口之家,以前最多有兩臺電腦,現在可以有五臺,而且更好用。
IT界很多人難以理解這個觀點因為他們的工作用iPad無法完成,或者無法優雅完成。但是我認為這才是未來,PC/Mac將是專業人士的專寵,從科學家來,回到科學家專業人士那里去。普通人,音樂家、老師、孩子、醫生,其他的認為不以IT為業的人需要的就是iPad這樣的電腦。
這樣的Vision足以支撐蘋果再偉大很多很多年。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