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的競爭趨于白熱化,也涌現出各種不規范現象,讓政府感覺頭疼不已。為此,北京、天津兩地接連出臺了共享單車指導意見,就共享單車加裝GPS定位、規范化運營等問題做出了規定。在這樣的背景下,機械鎖派系代表ofo就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對此,ofo方面表示自己也有智能鎖,可以實現定位功能。

Ofo真的啟用了帶有GPS定位的智能鎖嗎?傳說中的“北斗芯片”是否已經應用?帶著諸多疑問,極客網友決定通過拆解ofo的鎖具來一探究竟。這位極客網友表示,自己的實驗不會對ofo鎖具造成任何損害,并且在事后對其進行了完整的還原,絕非暴力破壞。但在拆解過程中,該網友還是禁不住吐槽:結構太過簡單,拆解太過容易,北斗芯片也未曾出現在這把所謂的“智能鎖”內核中。

為了證實自己所言非虛,極客網友將自己拆解的全過程PO出了圖片。通過圖片我們可以看到,ofo智能鎖的內部結構確實非常簡單,僅有一根天線、Mini-USB、通訊模塊和一張聯通USIM卡。其所采用的芯片,也絕非之前鼓吹的“北斗”,而是廠商已經淘汰的Quectel M26型號芯片。Quectel M26型號芯片造價低廉,定位卻不精準,只能實現一定范圍的模糊定位。另外,一顆紐扣電池和一枚昊誠CR17450鋰錳電池 (LMO)電池,成為ofo智能鎖的能源所在。其中的鋰錳電池,是完全禁不住暴曬的電池類型,像共享單車這種需要長期處于戶外的產品,根本不應該應用。如果應用了,暴曬下就有可能隨時停擺,用戶再也無法開鎖。據悉,這類電池目前國內只有部分低端電動車還在使用,大部分廠商都已經棄用。其唯一的優點,就是造價比較便宜。

既然沒有傳說中的智能芯片,電池也是不能充電的廠商淘汰型號,ofo怎么還敢說自己用得是“智能鎖”呢?對于社會公眾來說,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也是一種應付和敷衍。僅靠車海戰術攻城掠地的時代已經過去,ofo真的還要一意孤行走低端路線嗎?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